分类: 生活与观念

  • 翼支付的设计人员要用用脑子

    这个双12 ,大家都发现Apple Pay/银联云闪付的优惠力度特别大,而翼支付的40-20优惠完全被各种减50的直接淹没了。

    所以我讲述一下我的经历,窥探下翼支付是怎么做错的。

    当时我在论坛看到一句翼支付有优惠,却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优惠,于是我到了“什么值得买”这个特定优惠网搜索了下,没有看到具体内容,直接放弃。后来隔了两天我又到另外一个优惠网搜索了下,没看到细节,又放弃。

    但是我决定先把翼支付安装上,不管那么多先装上——我本来就是老用户。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突然发现登录翼支付APP需要使用它们自带的“安全输入键盘”,我直接就没法登录了,因为密码都是专门存在密码管理软件的,而这个键盘不支持打开密码管理软件传递信息。于是我就放弃登录,反正银联的优惠完全秒杀翼支付,我管那么多干嘛呢?

    后来我自然就是花时间在其他的优惠上了…购物节优惠商家商品那么多,套路那么深,光是决定买什么都要花费精力,怎么能奢求还有谁用心思研究下翼支付?

    而今天16号了,银联的优惠基本结束了,购物节的各种优惠也结束了,也就到了这个时候,我正好想从京东买个小件,我才想起还有个翼支付优惠。

    于是我打开电脑,Google搜索一下,翼支付的优惠细节才展现在我面前,但是说这些都晚了,优惠结束了。

    所以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我错在哪里?翼支付错在哪里?

    我错在,既然某一两个优惠网站没优惠信息,那么我不如直接用Google搜索一下,那么就不会犯下不知道细节的拖延错误了。 说起来很奇怪,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碰到不懂的就搜索一下,毕竟这是好多年的习惯了。但是,对于特定场景,我却没有这个习惯——这可能是因为某些特定信息只在少数网站有参考价值,全网搜索没多少价值而决定的。所以我同时有两个搜索习惯,只是这次凑巧我本能的放弃了广域搜索的机会,刚好选择一个错误方向。

    这我做错的地方,我不认为是这次没赶上优惠的主因,毕竟作为商家,想吸引客户,不能指望客户做出的选择完美。

    那么翼支付到底做错什么呢?

    想象一下,翼支付既然想用优惠吸引新用户和老用户使用,那么信息传达肯定是第一位的。这就是说,翼支付应该设计成为直接就可以查看到优惠,而完全不需要登录。 而不是设计成来了就要登录。 

    如果从拼多多的角度考虑,甚至要考虑让用户无意识分享,把信息主动扩散出去,而不是等用户繁琐操作之后再来。毕竟对于“电工”来说,往往是先决定买什么再去买,再去看优惠,而多数人的操作往往是逛街流,看到有合适的优惠就买了。

    那么信息传递第一步,就是去掉登录限制,再进一步,就要废掉“安全输入键盘”,iOS自带密码键盘已经非常安全了,再做一个安全键盘根本没意义。毕竟支付宝家大业大也没这么做,一个支付工具而已,不会有谁用来做6亿美金的转账。

    而支付工具登录密码往往很复杂,不兼容密码管理软件是重大失误,不然用户被逼迫用不安全密码,导致的安全风险只会远远更大。

    这12月翼支付的各种优惠,单个用户的优惠金额估计就能到150左右,而我一个都没参加。说简单点,翼支付弄个优惠弄那么繁琐,那么高的不确定性(集卡),却还和大佬(银联)撞车,他能吸引到几个新用户呢?

    翼支付的设计人员,必须用点脑子,不然花费巨额推广经费,却发现都被羊毛党批量刷赞弄走了,最后项目却只能走向死亡。

  • 什么司马精神在换电池教程上造假美化

    我看了不少教程,他们都是直接就能用吸盘两只手轻松打开屏幕。

    然而实际上,我必须两只手打开屏幕然后用指甲卡住缝隙,再用翘片插进去开屏 。 那些轻松两只手的,这是什么司马精神。

    然后说到电池胶带。这个胶带露出来的只有一点点点,正确的方法是先卸载旁边的震动模块,再用镊子夹起来然后用手均匀慢慢拉出来,关键在于不要让胶带不同部分速度不同分裂。而我看到的好多教程,都是神力相助直接徒手就能100%成功拉出来,简直怀疑他们又有隐形神力。

    当我打这些字的时候,我内心真的有一万只草拟马在奔腾,他妈的好好做教程别做美化别造假会死吗?剪辑功能竟然用在这种地方,弱智程度堪比以太坊智能合约。

    把成功率超高的方法丢弃不用,反而是精心选择低成功率方法专门拍视频来做“教程”

    CTM。

  • 学用英语活外语的两条路

    一个观察,我认为事实基本就是这样的。

     

    如果想要学习其他语言,除开6岁以前开始学习,其他人基本就两条路可选了。

     

    一条是标准的,大家都会学的东西,比如教材。
    一条是个性化的,看你所看,所听的内容是什么。

    我本来以为ANKI是第一条路,后来看他们说才发现他们很多自己做卡片,走的实际是第二条路。

     

    看到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最合适的材料当然就是加密数字货币的各种材料了,或者说,如果有个英语届的今日头条也是好的。

  • POW需要简单的高性能矿池

    高性能矿池,是POW最后一根保险丝,不然矿工们即便想投票,又找谁来表达?

     

    这样的矿池必然是强类型语言书写的,Nodejs,PHP等语言写的一律不考虑,而且矿池的界面功能必须够用,安装配置文档必须足够充分,即便是小白也可以快速搭建起来。

     

    希望哪天我找到合适的,到时候再来分享了。

  • 两种交易

    比特币白皮书里面提到现实中很多交易不可避免需要信任第三方,而比特币就是要消除这个第三方信任。

     

    这个第三方往往就能提供仲裁作用,那么现实中就存在两种交易,一种是有仲裁交易,一种是无仲裁交易。

    而在现实的中国中,很多表面有仲裁的交易实际上也是没仲裁的,俗话说就是监管缺位。电脑城接连倒闭,实在是咎由自取,仲裁缺失最后也害了商场本身。

     

    而中国小摊小贩素以宰客欺骗闻名,多数人都是默默隐藏自己的被坑经历,仲裁又在何方。

  • 不再相信POW是去中心化的

    2018年初,也就是我刚刚开始玩数字币的时候,那时候的我还觉得POS不公平,不够去中心化。 现在经过BCH ABC和BCH SV的算力大战,结果发现POW竟然更加不堪,比POS还不如。

     

    这次的算力大战,比特大陆派系或称为BCH ABC派系的人,直接将控制的客户的算力进行挪用,直接碾压澳本聪,还美其名曰这是终极算力仲裁(江卓尔言论)。

    但是实际上,他们挪用起来的操作太熟悉了,以至于矿工算力仲裁已经成为一个笑话。

     

    直白点说,他们这么干的:

    将比特币算力挪用到BCH ABC

    将BCH算力挪用到BCH ABC

     

    这个过程始终只是矿池暗箱操作或者直接发布声明避重就轻说什么财产保护,在这些矿池挖矿的矿工,很可能从来没发觉自己已经做了个选择,还以为矿池发善心保护自己的财产!

     

    由于国内矿工基本都是矿霸挟持了,他们现在就是想报复把矿工坑惨了的矿霸也难,国内的人想支持其他路径都缺少门路。

    实际上多数矿工都是白痴级的,大佬随便忽悠就行,如果说这不可行,X国也不可能走到今天了。

     

    虽说从长远来看,这种公司控制的中心化加密货币应该不会成功,但是给市场带来的震荡还是很危险。从这个角度来说,DASH走的才是一条更正确的路,矿霸们要控制历史走向一开始就有更高难度。

    当然,可以说加入POS只是暂时缓解问题,不过等到POS弊端也显现的时候,可能当时人的素质和收入局面也改换了。

     

     

    36Kr上有关算力详情介绍,请参阅https://36kr.com/p/5162306.html

  • 观察:正确的睡觉方法

    最近两年多,我的睡眠时间已经发生反转颠倒,这对我真的是极大折磨。最近几天又看到些阿兹海默症中的蛋白质与正确睡眠的关系,更是让我惊悚。

     

    而我一直以来都想纠正我的睡眠,不过我作为严重拖延症患者,总是有理由和机会放弃,所以我想纠正我睡眠的想法已经闪过很多次了,尝试也试过很多次了,但就像有某种隐形的障碍在阻止我做出有效的行动。

     

    放在以前,我想过买舒乐安定等药物,但是并没有买成,尝试过褪黑素,发现它似乎没触及根本。为此,我就观察过,到底什么才是根本原因,或者说到底应该怎么做。

     

    根本来说当然是属于对于自己的控制,但是人都是被多巴胺之流的系统掌控的,小鼠尚且可以因为奖励不眠不休,人也不能免俗,那么剩下的只能看看到底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前一阵,我就突然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正常的人,先关闭电脑手机等设备,早早到床上等待,睡意来袭,睡眠成功。

    不断熬夜的人,总是能等到睡意来临依然不睡,依然继续熬一熬,在拖延中通过一两个小时才想起来上床睡觉去,这时候人可能已经没有什么睡意 ,于是在床上继续玩耍一阵…….结局就是必然导致每天都延迟睡眠。 如果这个人又没什么压力,这种延迟睡眠可能形成一个循环。

     

    有鉴于此,我决定以后睡觉都是按照时间来睡,提前等待睡意来袭。

     

  • 交易所买卖单交易方法真滑稽了

    这里我是说的那种无法立即成交的买卖单。

     

    大家都知道数字币投机市场的东西非常混乱,暴涨暴跌家常便饭。那么既然都用到了这种买卖单,那么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买单成为跌价时的接盘侠,卖单成为暴涨的垫脚石。

     

    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希望自己的买卖单成为上面所说的接盘侠和垫脚石,所以现在的数字币交易所的买卖单制度本身就很滑稽。

  • 配置过强是现在游戏不好玩的原因之一

    我不知道对别人是不是,至少对我是。

    现在的游戏,套路特别多。主线多,支线多,目标多,套路多,分支多,可选多。这年头的游戏制作商,似乎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给玩家找事干。

    然而 ,我看到这些只感觉无尽的烦恼和压抑——我每天做少数决定都很麻烦了,竟然还要到游戏里面反复做决策反复学习? 患得患失在现实生活中都已经够扯淡,竟然现代的游戏还可以用这作为卖点。

     

    从这点来说,我特别想念早期的游戏。那时候的机器配置差,性能差,游戏容量小,游戏的制作人必须把心思花在核心内容上,即便是分支部分,那也会适可而止,绝对没有什么机会让人看到厌烦,反而是会玩家感觉新奇——凑数的垃圾放在微小的容量里面没有必要,而放进去的就应该是比较好的。  不像现在的游戏制作人,挖空心思给玩家找麻烦,偏偏现在的硬件发展还给了他们机会。

     

     

  • 原来监控管理程序真的必要

    大家都知道,有时候我们是需要运行一些后台程序的,而这些程序是不允许突然退出的。

     

    而尴尬的就是,这种程序还未必是自己写的,它崩溃退出了那都没地方讲道理。

     

    所以,一个外在的监控,管理程序还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