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与观念

  • 投资者是怎样亏损的

    经过一年的牛熊转换,实际不需要多少知识都能发现很明显的问题。投资者到底是怎样亏损的?

    作为敢介入投资的,我相信在中国这样的人已经算是他周围的人里面相对牛的了,或者换句话说,都是精英。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难以接受,有胆量的精英介入投资的第一件事就是被割韭菜。任你在其他行业博士学位,教授职位加身,到这里来也是枉然。

    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觉得原因说起来很简单。因为中国人欠缺投资教育,实际上没有投资知识。说更明白一些,就是:

    1 没有金融知识,不明白买卖的意义。干出牛市顶端的时候疯狂入市的事情也就很正常,这时候入市,哪怕是神估计都要亏钱。

    2 没有行业知识。大家知道风投投资之前往往需要调查很久吗?个人投资者都是普通人,没有这个时间,更没有这个眼光投资准确的行业和标的。简单来说,别人搞个项目瞎忽悠,这些个人投资者和广场舞大爷大妈其实不存在认知差距。


  • 传奇论坛只是点点鼠标

    现在来看很多老牌的论坛,不要说开始的时候,哪怕是现在,都只是在Discuz论坛/XX百科上点点鼠标而已,并没有技术难度。

    甚至很多论坛的站长面对技术难点,唯一想到的就是继续加服务器配置。

    这时候我不禁想,当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 水土不服之微信黑名单

    如果你习惯了外国的聊天软件例如Telegram,那么很可能会遇到这个坑。

    事情是这样的。我莫名其妙打开微信黑名单,突然发现了一个人,这个人从我当时写的备注看,具有特殊意义。

    那么我就想了,我何不现在和他聊聊呢?现在这个界面能看到他的最近朋友圈更新,微信号ID和我当时的备注。

    于是我使用微信功能,先点了移出黑名单,想着等我回到“联系人”界面再开始聊天。

    然而,我回到联系人界面什么也没看到。

    这就是说,我当时把这个人的联系人先拉黑了又删除了,所以我即便把此人移出黑名单,依然无法看到该联系人。

    因为时代久远,几分钟前之前也没截图微信ID(本来是打算截图的,不过被我一个奇怪的突然出现的本能阻止了),所以可以认为该联系人于我而言是几乎永远丢失了。

    对于Telegram而言,我如果Block了谁,再点击Unblock,只会得到恢复与该联系人的可聊天关系。

    而微信这样连个操作日志都没有,按照外国软件的思路只会失去再次建立关系的可能性。如果不能获得再次取得联系关系的可能性,我取消黑名单的意义何在呢?

    我在黑名单里面取消黑名单,目的就在于再次建立关系,但是微信并没有绑定操作,而是把再次建立关系的“添加到通讯录”做成了一个谜题。

  • 放开那个女巫 一部舔狗小说

    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是跪舔小姐姐的时代了,不仅是从美貌上,还包括在思维上。

    大家都知道小说都是编的,但是能让作者编出来像那么回事,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么就可以认为其中的基本价值观得到了读者的众多认同。

    那么“放开那个女巫”这步小说就是这种跪舔女性的直接反应了。

    在这小说里面,一切美好的观点与特点,无数人类用血泪换来的教训都可以分分钟被女巫自主原创想到,其中的心机婊最值得歌颂。这种现象是如此明显,以至于可以明显发现一个特点:

    书里的男人更接近于僵尸。

    这小说里面的男性生物,存在目的在于跪舔女性,衬托出雄性生物的“拙物”本质。他们的行为更像是僵尸具有的本身的接近于智能生物的反应,缺乏内心的智慧。

    要不然怎么说,这里面的男人都更接近于拥有一部分智能的僵尸而不是人呢?

  • 百度网盘定价有搞家庭组可能

    现在的订阅服务,很多都支持家庭组分享订阅了,这里就说明一个问题,家庭组订阅应该还是有利可图的。

    而很多人在网络上组队上车家庭组,这种家庭订阅价格往往较低,一个月的费用6元左右。

    相比一般的订阅30元往上,中国人对价格稍微低的共享订阅似乎接受度不错,百度网盘SVIP没这样的操作真可惜了。

  • 疯狂的外星人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耻辱

    “疯狂的外星人”中的中国人主角2人,是这个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他们不讲究人性的美好,讲究一切人类的阴暗。

    欺骗,盗窃,奴役,杀戮就是这部电影给中国人的最真切标签,认为这部电影还可以的人,就是中国人崇尚它们的最真实证据。对于崇尚能混的中国社会而言,这部电影的价值观确实是完美的。

    确实,这很中国。

    这部电影台词只有一两句有闪光点:如此野蛮暴力欺诈的文明唯有毁灭值得庆幸。

  • 影视剧通病:儿戏世界

    影视剧中的拯救世界在是废材的儿戏的,这是非常让人震惊的,以至于地球人多数都是用几秒钟想清楚一个问题然后行动却认为理所当然。

    也许是多数编剧认为世界就是这样,也许是他们认为世界多数人就是认为世界是这样。然而,我觉得这种做法对世界的伤害同样很大。

    我很少能看到什么影视作品,其中的角色或者故事是深思熟虑而取得成功的,往往看到的都是几个智障一样的主角对抗深思熟虑然后拯救世界,这点真是不服都不行。

    没有发现这点人,也许会付出代价发现,也许永远也无法实现。可惜的就是这里,这里的代价也太多。人生又有几次关键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呢?错过难重来。

    这些观点是我早就想到的,不过我在看了“流浪地球”之后决定把它们写出来。

  • 中国特色贼喊捉贼

    众所周知的两件事情:

    中国企业以欺骗,误导,偷窃闻名。感受最近的,哪怕小学生都明白的,恐怕是国产安卓软件。

    而另外一件事,自从我上中学开始知道美国Intel芯片开始,就一直听闻,中国人一定要发展自己的芯片,因为美国随时可能在芯片里面加后门,后果不堪设想。

    结合现在的腾讯偷密码,华为员工干间谍来看,实际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逻辑,典型的贼喊捉贼逻辑。放中国,有几个人不认为政府和企业联手天经地义?

  • 拯救独立博客们的流量

    现在的世界也许是真的变了,人们不再去开自己的博客,反而成为腾讯阿里百度等公司的圈养走狗,孜孜不倦为他们产生内容。

    毕竟,现在的人们想看新的个人内容,已经是必然要安装某个APP才算看得舒服了,如果谁的话语不符合该平台的圣意,终身封号就在转眼之间。终身封禁,能想象吗?几家商业公司,垄断了个人的创造力,阅读力,说起来似乎可以决定人类的未来。

    以后微信发布几个“法令”,决定国家兴衰也不是不可能,反正直接从微信里面把谁谁永久封号,换一家也不过是连“EOS”的21节点都还不如,天下之大,竟然没有自由和开放的“容身之地”。

    互联网不仅没有走向更加开放和宽容,反而做成了局域网中的局域网,天朝世界,突破想象力。

    好吧,独立博客们呢? 当年的人还用RSS,RSS还能推广推荐关注,还能常驻在电脑手机中,而现在的早已经没有人再用RSS,进一步,写博客的人也再难获得关注,没有关注,谁还写博客?

    这样说来,区块链们每天畅想的去中心化,就应该用在这里。谁来做一个去中心化版的“今日头条”,基于兴趣和订阅来阅读独立个人的内容产出,让更多的人自由表达和阅读,未来人类人才能收回属于自己的创造,分享机会。

  • 翼支付的设计人员要用用脑子

    这个双12 ,大家都发现Apple Pay/银联云闪付的优惠力度特别大,而翼支付的40-20优惠完全被各种减50的直接淹没了。

    所以我讲述一下我的经历,窥探下翼支付是怎么做错的。

    当时我在论坛看到一句翼支付有优惠,却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优惠,于是我到了“什么值得买”这个特定优惠网搜索了下,没有看到具体内容,直接放弃。后来隔了两天我又到另外一个优惠网搜索了下,没看到细节,又放弃。

    但是我决定先把翼支付安装上,不管那么多先装上——我本来就是老用户。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突然发现登录翼支付APP需要使用它们自带的“安全输入键盘”,我直接就没法登录了,因为密码都是专门存在密码管理软件的,而这个键盘不支持打开密码管理软件传递信息。于是我就放弃登录,反正银联的优惠完全秒杀翼支付,我管那么多干嘛呢?

    后来我自然就是花时间在其他的优惠上了…购物节优惠商家商品那么多,套路那么深,光是决定买什么都要花费精力,怎么能奢求还有谁用心思研究下翼支付?

    而今天16号了,银联的优惠基本结束了,购物节的各种优惠也结束了,也就到了这个时候,我正好想从京东买个小件,我才想起还有个翼支付优惠。

    于是我打开电脑,Google搜索一下,翼支付的优惠细节才展现在我面前,但是说这些都晚了,优惠结束了。

    所以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我错在哪里?翼支付错在哪里?

    我错在,既然某一两个优惠网站没优惠信息,那么我不如直接用Google搜索一下,那么就不会犯下不知道细节的拖延错误了。 说起来很奇怪,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碰到不懂的就搜索一下,毕竟这是好多年的习惯了。但是,对于特定场景,我却没有这个习惯——这可能是因为某些特定信息只在少数网站有参考价值,全网搜索没多少价值而决定的。所以我同时有两个搜索习惯,只是这次凑巧我本能的放弃了广域搜索的机会,刚好选择一个错误方向。

    这我做错的地方,我不认为是这次没赶上优惠的主因,毕竟作为商家,想吸引客户,不能指望客户做出的选择完美。

    那么翼支付到底做错什么呢?

    想象一下,翼支付既然想用优惠吸引新用户和老用户使用,那么信息传达肯定是第一位的。这就是说,翼支付应该设计成为直接就可以查看到优惠,而完全不需要登录。 而不是设计成来了就要登录。 

    如果从拼多多的角度考虑,甚至要考虑让用户无意识分享,把信息主动扩散出去,而不是等用户繁琐操作之后再来。毕竟对于“电工”来说,往往是先决定买什么再去买,再去看优惠,而多数人的操作往往是逛街流,看到有合适的优惠就买了。

    那么信息传递第一步,就是去掉登录限制,再进一步,就要废掉“安全输入键盘”,iOS自带密码键盘已经非常安全了,再做一个安全键盘根本没意义。毕竟支付宝家大业大也没这么做,一个支付工具而已,不会有谁用来做6亿美金的转账。

    而支付工具登录密码往往很复杂,不兼容密码管理软件是重大失误,不然用户被逼迫用不安全密码,导致的安全风险只会远远更大。

    这12月翼支付的各种优惠,单个用户的优惠金额估计就能到150左右,而我一个都没参加。说简单点,翼支付弄个优惠弄那么繁琐,那么高的不确定性(集卡),却还和大佬(银联)撞车,他能吸引到几个新用户呢?

    翼支付的设计人员,必须用点脑子,不然花费巨额推广经费,却发现都被羊毛党批量刷赞弄走了,最后项目却只能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