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刷小红书,再次刷到一些帖子,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三年,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谈”。
所谓婚姻,既包括社会层面的关系,也包括法律层面的关系,两者偶尔还会分离。不过,婚姻大概是人类进化得到的“一夫一妻制为主体”的产物。在基因眼中,固定的婚姻关系有利于顺利养育孩子,毕竟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大多数人也是不在乎的。在现实中,后妈后爸对他人的孩子,采取漠视态度是非常常见的,这样的结果也许还不算差。
婚姻对当事人自己来说,也有一些收益,包括经济上和情感上,身体上的收益。如果没有这些好处,当事人有再大的文化压力也很难决定进入婚姻。
这也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毕竟养小孩,本质上来说是牺牲自己,成全了社会上的他人。又因为现在单身的生活状况已经相当好,所以只有婚姻的收益非常大,越来越理性的人才更可能进入婚姻了,结果就是结婚的人数也显然在断崖下降。
如果真进入了婚姻,也就得到了一份枷锁。
在一些对离职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小年轻(刚成年附近几年),离职率简直高到不可思议。最稳定的反而是中年人,离职率总体是垫底的。
作为优质的“打工人”,不离职在资方看来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在当事人看来,也许不过是平衡了预期收益和枷锁的无奈结局。
这次我关注的是婚姻中的“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的问题。
既然曾经有过无话不谈,说明当事人还是自由恋爱从而结婚的,不管如何,至少曾经双方都是兴趣和聊天方面高度认同对方的。
但是,显然,就如同人类的衰老,婚姻有自我衰竭的一面,也有不断的引入新的危害的一面。婚姻关系如同其他事物一样,很可能也是会自然衰老的,交往中也会不断出现裂痕,这些裂痕很难说可以得到真正的修补。破镜难重圆,裂痕的关系,已经让当事人永远失去与对方的信任。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议题,这次只关注双方的兴趣爱好,共同话题,能不能聊得来,玩得来的部分。
曾经聊天内容很多,后来却无话可说,这说明了两个事实:
曾经的可以聊天的存货已经耗尽了。
没有新的补充。
人毕竟活了二十多年,可以用来讲的存货是很多的。不过,也是因为这点,我已经不愿意跟人提起这些事情了,因为每次都要把以前的事情重复讲,真的有点烦。
而想要新的补充,就涉及到了当前人类的难点——兴趣匮乏和兴趣的难以持续。
充满兴致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发现点新东西,而且能感受到趣味。这样的人,拥有的是一个数之不尽乐趣的世界,是不可能感觉到无聊的,自然也就跟其他人总是有的谈。
但是有的人反过来,比如典型的A型人格——这样的人没办法享受假期,无法从休闲娱乐中体会到乐趣。
A型人格,崇尚的是人生高效率,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时间管理大师,每分每秒都要计算收益。他们不仅是急切,容易愤怒,还在于已经从根本上否定了大部分的获得乐趣的可能性。
如果是跟A型人格的人结婚,那么婚姻开始的时候可以依靠“库存”聊天,也可以依靠时间管理大师的“投其所好”聊天,也就是专门顺着对方的话说,然后将内容记下来,**哪怕不喜欢也要事后去研究**。
所以婚姻开始的时候,无话不谈多正常啊,毕竟在自己有兴趣的方面,那自然乐趣无穷。
过几年得手了,自然就懒得装了——聊天能挣钱吗?A型人格本质暴露,就算是吃饭也不过是为了解决饥饿而已,研究美食享受人生,那是不可能的。没有新的内容补充,也就无话可谈了。
现在中文覆盖的世界,依然是推崇“人生的价值在工作和成就”的,所以很容易筛选和培养出来心智和行为都**类似**A型人格的人。
每个小孩子都是很有兴致的,但是经过不断的打压和教育,观念早已经被扭转,“无用即是罪恶”。
“你这东西有什么用?”我可以肯定说,绝大部分中国孩子都被用这句话质问过。
毕竟,青少年时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暴涨,如果青少年依然还很有兴致却有很高的思维能力,凑巧还会质疑权威,这样的结果是部分“老登”极不乐意看到的。
能拥有兴致,能发现人生乐趣的人,已经并不太多。
就算不是以上这种情况,也可以发现一点:人类的兴趣爱好是非常善变的。
如果双方是同事,那么总是有机会一起痛骂资本。如果是同校同学,也有机会痛骂小舅子承包的食堂坑死个人。
如果是因为一款游戏走到一起,那么游戏策划团队,每天都会想尽办法让游戏有可玩的东西,那么话题自然是无限的。
但是,以后呢?
工作总是会面对离职,学生也会离校,游戏也有AFK到彻底退游的一天。 这些发生的时刻,也就是这段亲密关系走到终点的时刻。
这点你别不服气,如果你在游戏中认识过朋友,就应该知道我这次提及的,那可是千真万确,久经考验。
就如同之前提到的神奇的离职现象,虽然婚姻在几年之后已经无话可谈,但是考虑到潜在的收益和枷锁,所以婚姻还是有相当大的机会不解体,结局就是“婚姻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
现在来回答最初的问题,婚姻注定过几年就无话可谈吗?
在目前,这个答案很可能为“是”。
对我来说,如果要找婚姻对象,还是要找本质契合,俗务上也比较契合的。至少,应该认同“无用也挺好”。
**契合的兴趣爱好,也应该是那种长久稳定,几十年都不会变的。之前提及的同公司,同学校,同游戏,这些都是转眼就没了的“共同兴趣爱好和话题”,应该高度警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