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aYa

  • 我发现Rockstar R星也可能是草台班子

    今天我尝试迁移GTA V传统版的存档到增强版,发现Rockstar也是真的草台班子。

    首先登录Gtav传统版,会强制更新Rockstar启动器。

     

    首先登录gtav传统版,会强制更新Rockstar启动器。

    更好之后就出了第一个草台班子现象:可以勾选或者不勾选“安装启动器之后立即启动游戏”。不管你是否勾选都会自动启动,如果勾选了就会报错有两个进程在运行中。草台1号出现。

    进入GTAV传统版,会发现上传存档可能是“死”的,里面显示你必须同意Rockstar的协议(需要同意最新的在线隐私服务条款)才能上传。但是这里只有文字描述,没有协议可以让你同意。当时这个文字说在rockstar网站,但是登录了这个网站,也找不到这个协议究竟在哪里。草台2号出现。

    所以究竟怎么办呢?经过我搜索,发现其实是要登录GTA在线模式,才会出现这个协议。

    现在终于可以上传传统版的存档到云端,竟然只能上传一个。草台3号出现。

    更离谱的还是后面,从网上可以发现,迁移存档其实只需要将本地的存档文件拷贝到gta5增强版就行了(C:\Users\你的用户名\Documents\Rockstar Games\GTA V\Profiles下),这样可以全部保留,而不是只能上传然后保留一个存档。直接出个一键导入本地存档很难吗?非要用那么垃圾的手动上传下载功能? 草台4号出现。

    在折腾一番之后,终于上传了一个存档到云端。

    这时候尝试启动增强版,于是我又会发现,刚才更新的R星启动器,在启动增强版的时候,会一直报错“An error occured while authenticating with Rockstar Games services”(与 Rockstar Games 服务进行身份验证时发生错误)。不要心急,不是网络原因,别信网络上的营销推广账号乱扯。毕竟我尝试了更换好多次网络,都没任何作用。

    经过调查,发现只能卸载刚刚才更新安装的R星启动器,然后重新启动增强版,会自动安装一个一模一样的启动器,这下才能正常启动gta增强版。草台5号出现。

    这些问题外网好多人都说过,绝对不是才发生也不是孤例。R星怎么过了这么长时间啥都没做的?

    以前也出现过用户发现rockstar启动GTA速度非常缓慢,是因为R星用了非常不正确的算法,最后被一民间小哥发现并修复。
    所以,我认为Rockstar当得起疑似草台班子这称号。
  • 对选择保健品的一些个人建议

    注意:本文不是医疗建议,不对你的健康负责,只是对保健品的一些个人感想。大概在2025年上半年,我刷到一条新闻,讲述的是对某个我已经忘记具体内容的保健品行业的抽查,发现80%以上(大概是这个数字),都无法检测到宣称的有效成分(包括无成分或不达标)。原始的新闻我已经忘记出处了,直接搜索类似的抽查,你还能看到很多也无法查到有效成分的类似新闻。

    在2025年年中,我刷小红书,发现有人发帖讲述自己购买保健品原料作为补充剂的结果。他个人发现这些都是假冒的,而且还伤肝伤肾,现在已经不敢吃了。

    类似的痛诉“原料”是假货的帖子还不少。我相信会折腾这些东西的人都是比较精明的,也一定会各种调查,然后才去买。如果连这种人都发帖说自己被坑了,我不觉得作为读者的你就能逃过。

    保健品行业,通常来说都会跟某些特定的营养补充或者“保健”,延长寿命有关联。这些保健品到底有没有作用是一回事,就算是有作用,有没有含量又是一回事。

    对于保健品的监管,一直是远远不如药品的,不仅是中国如此,世界上基本都如此。就算我们姑且相信保健作用是真的,那么这些保健品,到底有真实的含量吗?

    通过回忆下我开始说到的新闻,我相信,你能想到的保健品,特别是进口保健品,有很大概率是没有一点有效成分或根本不达标的。

    推销保健品,当然是为了挣钱,这点我相信没人会反对。保健品的定价和利润通常较高,如果造假,那利润更高。

    就连知乎上都有通过学艺术才考上大学的,突然成了生物抗衰老专家的网红,也有自己的保健品商店。其中的产品既有烂大街的益生菌卖400块钱,也有无主流证据的非主流“伪药品”NMN。这人甚至成批量出售私自二次灌装的药品,这种行为已经干脆触犯了中国法律。

    这时候你可能就要说了,“我不相信中国产保健品,那么我买的是世界名牌的”。 如果你这么想,那么你肯定没有什么1688的使用经验。

    只需要将你买的高价进口保健品的图片,拍照输入1688,你就会发现很多“ODM,OEM”定制广告,具体内容不表,反正就是各种接头暗号。

    你可以大胆猜测下这些长相和真品长相都一样的“保健品”是生产出来卖给谁的。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总的来说,保健品有三大风险:
    1 有效成分无实际作用 (如氨糖)
    2 没有有效成分 (各种NMN)
    3 违规添加其他成分。(如添加西药冒充效果,添加铅染料提升姜黄色泽。)

    有鉴于此,我个人只做这两个选择:

    我只会购买通过了药品监督管理的OTC或者其他药品。如果你喜欢维生素,那么多维元素片100片 otc药物,在某多上竟然才7块钱,远远比所谓保健品更加可靠。

    对于这些元素片没有包含的维生素等等,我会选择直接吃食物。比如最近这些年大家比较喜欢的番茄红素,可以直接吃番茄(包括生吃)来补充。

    通过食物补充,有两大好处,一个就是可能具有真保健作用的成分一定是存在的,这次绝对没假货。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吃这些食物通常还有额外的好处。比如你吃番茄,正好番茄就是“超级食物”,你吃鱼补充鱼油,正好鱼也是非常营养丰富的食物。

  • 婚姻注定过几年就无话可谈吗?

    这几天我刷小红书,再次刷到一些帖子,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三年,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谈”。

    所谓婚姻,既包括社会层面的关系,也包括法律层面的关系,两者偶尔还会分离。不过,婚姻大概是人类进化得到的“一夫一妻制为主体”的产物。在基因眼中,固定的婚姻关系有利于顺利养育孩子,毕竟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大多数人也是不在乎的。在现实中,后妈后爸对他人的孩子,采取漠视态度是非常常见的,这样的结果也许还不算差。

    婚姻对当事人自己来说,也有一些收益,包括经济上和情感上,身体上的收益。如果没有这些好处,当事人有再大的文化压力也很难决定进入婚姻。

    这也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毕竟养小孩,本质上来说是牺牲自己,成全了社会上的他人。又因为现在单身的生活状况已经相当好,所以只有婚姻的收益非常大,越来越理性的人才更可能进入婚姻了,结果就是结婚的人数也显然在断崖下降。

    如果真进入了婚姻,也就得到了一份枷锁。

    在一些对离职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小年轻(刚成年附近几年),离职率简直高到不可思议。最稳定的反而是中年人,离职率总体是垫底的。
    作为优质的“打工人”,不离职在资方看来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在当事人看来,也许不过是平衡了预期收益和枷锁的无奈结局。

    这次我关注的是婚姻中的“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的问题。

    既然曾经有过无话不谈,说明当事人还是自由恋爱从而结婚的,不管如何,至少曾经双方都是兴趣和聊天方面高度认同对方的。

    但是,显然,就如同人类的衰老,婚姻有自我衰竭的一面,也有不断的引入新的危害的一面。婚姻关系如同其他事物一样,很可能也是会自然衰老的,交往中也会不断出现裂痕,这些裂痕很难说可以得到真正的修补。破镜难重圆,裂痕的关系,已经让当事人永远失去与对方的信任。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议题,这次只关注双方的兴趣爱好,共同话题,能不能聊得来,玩得来的部分。

    曾经聊天内容很多,后来却无话可说,这说明了两个事实:

    曾经的可以聊天的存货已经耗尽了。
    没有新的补充。

    人毕竟活了二十多年,可以用来讲的存货是很多的。不过,也是因为这点,我已经不愿意跟人提起这些事情了,因为每次都要把以前的事情重复讲,真的有点烦。

    而想要新的补充,就涉及到了当前人类的难点——兴趣匮乏和兴趣的难以持续。

    充满兴致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发现点新东西,而且能感受到趣味。这样的人,拥有的是一个数之不尽乐趣的世界,是不可能感觉到无聊的,自然也就跟其他人总是有的谈。

    但是有的人反过来,比如典型的A型人格——这样的人没办法享受假期,无法从休闲娱乐中体会到乐趣。

    A型人格,崇尚的是人生高效率,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时间管理大师,每分每秒都要计算收益。他们不仅是急切,容易愤怒,还在于已经从根本上否定了大部分的获得乐趣的可能性。

    如果是跟A型人格的人结婚,那么婚姻开始的时候可以依靠“库存”聊天,也可以依靠时间管理大师的“投其所好”聊天,也就是专门顺着对方的话说,然后将内容记下来,**哪怕不喜欢也要事后去研究**。

    所以婚姻开始的时候,无话不谈多正常啊,毕竟在自己有兴趣的方面,那自然乐趣无穷。

    过几年得手了,自然就懒得装了——聊天能挣钱吗?A型人格本质暴露,就算是吃饭也不过是为了解决饥饿而已,研究美食享受人生,那是不可能的。没有新的内容补充,也就无话可谈了。

    现在中文覆盖的世界,依然是推崇“人生的价值在工作和成就”的,所以很容易筛选和培养出来心智和行为都**类似**A型人格的人。

    每个小孩子都是很有兴致的,但是经过不断的打压和教育,观念早已经被扭转,“无用即是罪恶”。
    “你这东西有什么用?”我可以肯定说,绝大部分中国孩子都被用这句话质问过。

    毕竟,青少年时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暴涨,如果青少年依然还很有兴致却有很高的思维能力,凑巧还会质疑权威,这样的结果是部分“老登”极不乐意看到的。

    能拥有兴致,能发现人生乐趣的人,已经并不太多。

    就算不是以上这种情况,也可以发现一点:人类的兴趣爱好是非常善变的。

    如果双方是同事,那么总是有机会一起痛骂资本。如果是同校同学,也有机会痛骂小舅子承包的食堂坑死个人。
    如果是因为一款游戏走到一起,那么游戏策划团队,每天都会想尽办法让游戏有可玩的东西,那么话题自然是无限的。

    但是,以后呢?

    工作总是会面对离职,学生也会离校,游戏也有AFK到彻底退游的一天。 这些发生的时刻,也就是这段亲密关系走到终点的时刻。

    这点你别不服气,如果你在游戏中认识过朋友,就应该知道我这次提及的,那可是千真万确,久经考验。

    就如同之前提到的神奇的离职现象,虽然婚姻在几年之后已经无话可谈,但是考虑到潜在的收益和枷锁,所以婚姻还是有相当大的机会不解体,结局就是“婚姻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

    现在来回答最初的问题,婚姻注定过几年就无话可谈吗?

    在目前,这个答案很可能为“是”。

    对我来说,如果要找婚姻对象,还是要找本质契合,俗务上也比较契合的。至少,应该认同“无用也挺好”。

    **契合的兴趣爱好,也应该是那种长久稳定,几十年都不会变的。之前提及的同公司,同学校,同游戏,这些都是转眼就没了的“共同兴趣爱好和话题”,应该高度警惕。**

     

     

  • 欧化汉语其实是受过教育的体现

     

    总有一堆大聪明在批评遍地“翻译腔”,动不动就是“欧化汉语”不地道。

    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描述这群人的,就是典型的推崇土鳖翻译。这里指代的,是那群人非要把相当正式的内容,翻译得极为口语化,文盲化然后冠名“地道”。

    已经知道“文盲的汉语最地道,文盲也最喜欢地道汉语”,包括普通话采集都要越是文盲,越是与世隔绝没有被现代知识污染为最好。

    所谓地道汉语翻译,其实就是靠近传统的汉语口语或者靠近传统的文言文。

    对于模仿传统汉语口语,可称为土鳖翻译,文盲翻译,越是不读书的人通常掌握越好。这种翻译,是默认将所有人都当成了文盲,还以自己可以写作类似文盲沾沾自喜。

    至于靠近文言文的翻译,只能说文言文已经类似拉丁文,现代人已经不再使用它来写作和阅读,继续模仿文言文来翻译新文章,通常来说是一件根本没必要的事情。这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在保守派当代的时候,NBA属于“文化入侵”被禁止,洋腔洋调那是贬义词。在改革开放时代,洋腔洋调,洋气,那是现代,先进的代表。

    翻译界,却总是有这样的一群崇尚旧时代的现代古人,总是仇恨翻译腔。他们在满清和民国时代反对白话文和欧化,在现代继续反对“欧化”文。

    以前我也写过,欧化不是问题。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新的角度:能阅读和写作翻译腔的欧化汉语,是受过教育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思辨或者很少思辨,不怎么讲究质疑和逻辑辩论的。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越古老的圣人言论越可贵,越是长辈的话越是重要,缺乏质疑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素来是讲究“类比”,所以很多你能看到扯淡的中医方法,在现代看来是牵强附会,但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看来,这些中医类比都是天经地义的,至少没有哪里明显不妥。

    于是,传统的汉语必然不讲究思辨,语言的形式结构和逻辑性都很差,也就不欧化 ,也就表现成了某些翻译界人士最喜欢的“地道汉语”。

    他们不喜欢欧化汉语,虽然他们现在写的每句话本质都是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欧化汉语”。
    对此,我还看到有的人,对于莫言,朱自清等汉文学名家表达不屑,认为他们都是搞“欧化”作文。

    如果你看过最近二十年出版的“口述”作品,会发现这些汉语就相对不“欧化”。因为他们通常是为已经暮年的,根据没有文字阅读和书写能力的人的口述(转述)所写。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分分钟就能让你感受一下“地道”。

    相反的,如果一个事情需要使用欧化汉语写出来,通常这些事情都是比较现代的,正式的,书面的内容,语言表现上也更加讲究形式和逻辑性。

    所以能阅读和写作欧化汉语,能像是翻译腔,其实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体现。语言的结构和逻辑性都更强了。

    如果让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观看“地道翻译”和“翻译腔翻译”,他通常会发现,翻译腔翻译,更加正式和书面,更加“庄重”有“教养”。

    有这种感觉,实在是很正常。

    每年的毕业季,都能发现很多大学生用“AI降重复”,结果却让正式书面的汉语成了“儿童文学”,内容可谓不忍直视。

    这些事情,只不过是受过教育的人所用的语言,相比没怎么上过学的人在语言表达上出现明显区别的一点体现罢了。

    “欧化汉语”是汉语为适应现代复杂思想和逻辑表达而进化的产物,掌握它是现代教育的标志;而对“地道汉语”的极端推崇,本质上是反智、反现代化的倒退。

    不要误会,如果你能写出来“雅正”的地道翻译,我觉得也很好。但我不喜欢总有人天天说着现代欧化句子,却一口一个地道,“欧化”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这种奇葩言论。

     

  • AMD显卡输出画面但是整个屏幕颜色灰蒙蒙的问题

    同一张AMD显卡,以前在老电脑上玩Windows10+黑苹果双系统,一切都好好的,最近将这张显卡换到我另外一个主机+同一个显示器,却出现了诸多问题。

    包括:
    开机花屏几秒钟。
    控制面板无法打开。
    整个画面灰蒙蒙。

    所以问题何在?

    开机花屏的问题,经过查询是这张显卡不支持在新主板上纯UEFI启动,需要打开主板CSM兼容模块。或者刷写一个新的UEFI固件。问题勉强算是解决了。

    显卡控制面板无法打开?
    重装和卸载驱动都打不开控制面板,用了DDU也不行,所以又是什么问题?

    经过查询,需要使用AMD官方的clean up工具卸载驱动,如此重复重装了之后可以打开控制面板了。
    值得一提的是,卸载了驱动之后,整个画面就不是灰蒙蒙的了,提示这应该不是硬件问题,而是驱动问题。

    最后,画面灰蒙蒙又是怎么回事?
    在显卡驱动-颜色中,可以发现颜色深度和格式都是正常的,但是颜色就是灰蒙蒙。所以还真不是HDMI接口那种默认使用错误的颜色格式所以灰蒙蒙。

    有个意外发现,在调节颜色模式的时候,从其他颜色切换到RGB444瞬间,颜色会有一秒钟正常,然后变得灰蒙蒙。
    PixPin_2025-08-04_18-06-25.png

    通常显示器灰屏,我遇到过的只有HDMI线缆默认颜色设置不正确,以及SDR显示系统碰到HDR内容的时候。一般我只下载S D R视频,如果是HDR视频需要进行颜色映射。

    于是,这次我打开Windows11 HDR,然后我想到显示器还有HDR选项,于是到显示器的OSD中的同样开启HDR(切换到自动模式或者打开模式),果然颜色马上就好多了。

    所以,问题关键,就是AMD驱动,莫名其妙给我强制使用了HDR输出到SDR系统上?

    HDR模式下,显示器OSD是没办法调节亮度的,一番搜索之后,发现只能在Windows-HDR-SDR亮度模式中通过滑动条调节亮度。

    这样是可以勉强用了。

    不过还有个问题,就是我这个只是所谓“HDR400”显示器,明显在SDR模式下显示效果更好,包括我看视频都是一直用的播放器比如VLC,将HDR视频映射到S D R播放的。

    这是好几年前就有的结论,难道我现在真得要忍受下以后运行在HDR模式吗?

    于是,在AMD驱动中,搜索了下HDR,并没有搜索到关闭HDR输出的选项,真的到绝路了吗?

    搜索AMD显卡怎样关闭HDR之后,我却发现有的人是在研究怎样“打开”HDR。如下面的视频。
    AMD显卡用户使用有HDR功能的显示器,显卡驱动的设置问题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人想要打开HDR,结果发现有东西阻止他打开HDR。

    咦?完美的适配?

    PixPin_2025-08-04_18-01-42.png

    在游戏-显卡-高级设置中,有这样的描述:如果为OpenGL程序启用10位缓冲区支持,HDR功能将被禁用。

    完美适合我的情况吗?

    将这个驱动选项打开,同时关闭显示器HDR功能,关闭Windows HDR开关。

    重启进入电脑,终于看到颜色一切正常了。

    问题算是解决了,不过,为什么在4代酷睿平台+windows10关闭HDR+AMD驱动+同一个显示器关闭HDR模式,在SDR模式下,一切都是好好的;但是换到10代酷睿+windows11关闭HDR+AMD驱动+同一个显示器关闭HDR模式,在SDR模式下,显卡就是会输出HDR信号,然后导致整个画面灰蒙蒙?

    反正我没有答案。使用Intel集显输出和NVIDIA显卡输出时我都没碰到过这种问题。

  • 记录一次某狗外卖黑号经历:诱骗和歧视用户的商城好像回来了

    最近我在某狗外卖上点外卖,正好就发现了几件事情。

    1 第一个手机上的账号可以看到30-15和20-12优惠券,去第二个手机上的账号,只能看到20-12,别的优惠券看不到。所以,某狗外卖依然在搞这套大数据杀熟,玩千人千面的套路。

    2 某狗外卖上的商家,即便是在其他软件上特别老实的商家,在某狗上很多化身包装费刺客。

    其他外卖软件比如某蓝,商品的预估到手价就是不包含配送费用的到手价,这个价格是准确的。
    左下角的购物车显示的价格也是准确的,只需要将该价格和配送费用相加就可以得到最后价格。

    但是,在某狗外卖,商品的预估到手价是极不准确的,左下角的购物车结算价也是极不准确的。只有最最后交钱的时候,突然发现价格多了一大截。

    原因何在?因为某蓝之类的软件会将包装费全部算进去,即便是有包装费刺客,看下商品价格和左下角价格,不需要查看具体细节,就能大概预估是否存在包装费刺客。

    但是某狗外卖不一样,添加商品看不到包装费,左下角结算价格也看不到包装费,只有给钱的时候能看到。

    你可能会说了,你回去重新检查不就完事了?不好意思,在某狗外卖上还真不太行。

    于是,就出现了我之前说的,在别的软件万般老实的商家,基本都成了刺客。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我在发现某个商家怎么加了一个商品还要重复收取包装费之后,就决定试试一次只添加一个商品,然后点击购物车,展开购物车,进去看具体包装费用的细节,然后删除刺客商品。

    就这样循环了5-6次,我突然发现我的购物车黑了,不显示且不能结算了。

    再然后重新进入任意一家店铺,发现所有商品都看不到了。去某个另外商家的领券页面,发现之前还仅仅是看不到30-15,现在连20-12都看不到了。

    在一个不使用优惠券,价格就会高出天际,必须使用优惠券价格才是“正常”价格的时代,这种结果可以认为账号彻底就黑了。

    回到之前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选择好商品之后,不干脆返回检查?

    实际上这样做不太行,有两个原因:

    1 某狗外卖发现用户多次检查商品包装费,直接把用户账号给黑了。
    2 选择,决定买什么商品,是有很高的认知成本的。即便是发现了包装费刺客,再返回去重新选择,其实是非常反人性的,对人有很大的负担的行为。也正是有这个特点,刺客们才能肆无忌惮这么搞。

    请问这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你猜猜看。

    其实,这些都是很老的套路。

    在商品上显示低价的预估价格,在购物车也显示低价的预估价格,最后在给钱的时候,突然告诉你还有某某某价格的现象,都是以前的电脑城和手机城搞剩下的诈骗套路。

    为防现在的很多人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简单概括下:

    以前的电脑城手机城,会告诉你一个正常的价格,然后引你入门店,到了门店之后,会在你购买时突然告诉你,这个价格还绑定了某某合约或者有某某条件,还需要另外交钱。
    或者开始用正常价格吸引你过去,等到了之后,就告诉你这个虽然好,但是有诸多缺点,如果有问题需要你自己负责,恐吓你更换其他商品,至于其他商品的价格你就猜猜看吧。

    本质上来说,这些操作就是诈骗,这些地方的人默认100%诈骗犯。

    在SEO上有类似的套路,比如点击诱饵。

    某狗外卖那不愧就是电脑城出身,对这些诈骗套路那是娴熟得很,价格歧视玩得很溜就算了,还标注欺诈性的价格诱惑下单,还对于敢稍微多看两眼的人直接黑号。

    在某狗外卖,帮助你梦回电脑城。

     

  • 赶紧关闭微软EDGE浏览器的右键手势功能

    最近我总感觉浏览器有一些灵异事件:为什么我明明就是点下右键,本来只打算调用右键的功能,但是页面却会前进后退刷新?

    我本来想要通过右键保存的页面,怎么突然就丢失了所有数据?

    别说没有这样的页面,谷歌的AI studio就是典型的不会自动保存数据,一旦前进后退,所有数据都会丢失。

    在注意到这个灵异现象之后,我专门录制了操作视频,终于发现edge浏览器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默认启用了右键鼠标手势轻扫功能,而且非常非常灵敏。甚至在我完全注意不到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页面前进后退或“轻扫导航”。

    为避免更多人重蹈覆辙,我劝大家都去把这个功能关闭吧。

    在edge浏览器——设置中搜索“手势”,关闭“在页面之间轻扫”,和“启用鼠标手势”功能。

    将常用的鼠标功能和有相当危险的功能绑定在一起,很有将不可食用颜料跟食用色素改成同样名字的风范。

    如果微软也在制造客机,这个飞机估计也掉下来很多次了吧。

     

  • 请不要再使用正念,正念冥想等词汇

    我们现在网上所谓的正念,正念冥想,都是“mindfulness”的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的英文翻译。

    所谓正念,其实源自佛教的八正道,也叫八圣道。这里的“正”,就是有字面意思,规定了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是“不正”的,这里的“正“或否是宗教定义的。

    然而,我们不是佛教徒,更不是狂信徒。我们说的都是心理学上借用其中的部分手法,而所谓的“mindfulness”。

    它的意义主要是这样的:

    刻意;在当下;不加评判(Non-judgmentally),放下。以及,还包括一些好奇(curiosity),友善(kindness),接纳(acceptance),怜悯(compassion)等等。

    人在这种状态下,会有意识地,选择性的培养对当下的察觉能力,然后安于当下,不会加以评判。它的目的就是察觉和承认各种情绪,思维的存在——而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虽然,察觉一般是其他行动的起点,但是mindfulness并不要求你真的一定要继续。

    **很明显的,正念的“正”与mindfulness的不加评判是具有严重的,内在的冲突的。就算是非佛教徒,只需要望文生义就会误解它的含义。**
    比如,会误以为”正念“是什么“正向思考”这种鸡汤,或者”正确的想法“等等。这些都刚好和心理学上的概念不符。

    由于历史和宗教原因,正念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翻译,但这种内在的严重冲突,对于任何有求知欲的人来说,都是不应该继续容忍的。

    比较常见的替代翻译,目前有:观照、静观、察觉、念住等。我相对喜欢观照一些,至少比正念强。

    除非你是佛教狂信徒,非要坚持使用一个不正确的翻译——实际上,翻译人员出于自己的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利益,立场,而篡改原文的意义其实挺常见的。

     

  • 为何变胖?多吃其实很有好处

    对于经常上网的人来说,很容易发现一个事实:抑郁的人,好像很容易变胖。

    除开少数已经穷到吃不起饭的(这种情况也能刷到一些),其他的人,似乎非常容易沉迷某些外卖,奶茶,探店等等。体重随之暴涨,实在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有不少人是有钱也会体重下降)

    压力大的时候,不仅是会导致压力激素的增加等等直接对人的伤害,间接的一个效果,就是导致人的暴饮暴食或者物质滥用等等,这进一步会伤害当事人的身心。

    在第三方的视角,当事人似乎很傻,而且怎么都不听劝。

    但是,谁理解过当事人的视角呢?

    在当事人自己看来,生活已经如此凄惨,就不能稍微犒劳下自己吗?就不能奖励下自己吗?

    对美食的吃喝,以及性,也许是人类所能获得的,最根本的两个奖励。它们不需要依赖第三方,不会伤害第三方,完全可以在毫无依靠的情况下,独自即获得享受。

    现实中的压力和绝望,终于,可以在这两项活动中获得暂时的解放。

    对有的人来说,这不仅是解放,还是唯一可以获得的奖励。在痛苦的一天,或者劳累的一天后,人应该获得某些收获。但是,除开这两样,还有其他的吗?

    不仅是直接的奖励,有时候还会有微妙的收益。

    例如,总是有人说这样会伤害自己。那么,如果坚持这种即时奖励,不仅是暂时愉悦了自己,还证明了自己有对自我生活的控制权,有自主掌控感,这不是证明自己不是他人的奴隶吗?

    这是扯淡吗?当然不是。“心理学家兰格和欧文·詹尼斯(Irving Janis)在1979年的实验中把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分为两组。他们鼓励其中一组被试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各种选择;另一组则没有选择,并鼓励他们任由养老院的职员照顾。结果显示,有选择权的被试更快乐且健康。18个月后,有选择权的这组只有15%的被试去世,而另一组有30%的被试去世了。”

    能让自己长胖,也许是当事人对自我生命少有的自主时刻。

    所谓不听劝,也许,就是一种机制。

    这也部分程度上说明一个道理,劝说别人改变是很难成功的。因为“劝说”,已经伤害到了他人的自主权。不经过自身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道路,外人的“帮助”反而似乎有害。

     

  • 沙耶之歌:强烈的感情的注定无结果

    最近心情有点起伏,于是在搜索了电影游戏之后,我决定玩玩游戏。

    这次选定的是“沙耶之歌”这款我早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没触碰的游戏。

    我不想讨论这游戏的部分情节设计上人为制造感强,很多地方过于牵强和刻意的问题。

    沙耶来到人类世界,学习到人类的爱情理论之后,“误以为”繁衍是注定需要爱情的,于是一直违背了她作为创造物的本能,也是最开始和最后的任务——繁衍。

    也是最开始和最后的任务——繁衍。,根本无法产生爱情。结果后来刚好遇到男主,沙耶又以为,只要是可以正常看到她的就可以产生至少还算良好的关系,于是对邻居进行改造,结果却发生了强暴结局。

    游戏到这里,作者故意堵死了沙耶找寻其他个体的爱的可能性。本来,沙耶将永远苦于孤独,永远在对世界的绝望中。

    后来男主和沙耶的双双殒命结局中,沙耶和男主是与对方互相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这个结局中,双方有最强烈的感情,但是并没有导致繁衍,反而导致的是悲剧(毕竟这个结局中,还是有抢救下的可能性的,过早的自裁反而导致悲剧结局)。

    实际上,沙耶的最初观点——需要有爱情才能繁衍,并非对人类社会的真实描述。

    如果她真的看过人类社会的例子,就应该知道一个事实:

    繁衍后代的,通常谈不上爱情。强烈的爱情,通常不产生后代。

    如果你不服,不妨回顾自己的人生。你当初真产生过爱情的,你们有后代可言吗?白月光将永远只留在过往的记忆中。

    你再看看小红书或者现实生活中的相亲生孩子的,他们真的有感情吗?双方只不过是在互相物化对方,在为“晚熟鸟”找一个依靠而已,根本谈不好爱情。

    以上内容有点眼熟,不得不让我想到弗·谢·索洛维约夫在“爱的意义”中的内容。

    为沙耶设计的这项情节,反而指向人类爱情的另外一面(以下几句话为摘录):

    对恋爱者而言,恰恰努力要无条件地将对异性的占有,当成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如同目的本身一样。那一位应该对他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在他看来,某种特殊性、不可替代性、唯一性、独异性是最高的幸福。(性爱使)两性在最高程度上达到恒久联系的融合(像鸟儿一样)和紧张的激情。
    正如我们所见,1.强烈的爱情往往是没有回应的;2.假如有回应的爱产生后代之前,便已走到悲剧的结局;3.幸福的爱情,如果它非常强烈,通常也同样会成为没有后代的爱情。而在那些强烈的爱情异乎寻常地产生了后代的罕见情况下,他们的后代也显得十分平庸。


    分割线

    爱情最初的产生当然是为了后代,但是后来爱情让对方成了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反而阻挡了后代的产生。产生后代的结局在爱情上通常很平庸和普通。

    沙耶和男主的殉情结局,也只应该发生在这里,不然,就应该是“爱人的前提是自爱,所以自己的生命永远比对方重要”,如果相信如此,殉情一说也就绝对不可能发生了。完全是条件比较,连付出都认为是自己吃亏,又怎么可能舍得自己的生命呢?

    这点,也是从来没有过强烈爱情体验的人,所绝对不会理解的。这样的人成为主流,我们就只能看到一个充分自恋的社会,强烈的爱情也就从人类彻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