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一生中总是能遇到几个NPD(疑似)的人。这是很难避免的,我相信在某国还更加难以避免。
因为NPD做的事情,其实可以理解成一种博弈策略和管理策略,在某片土地上是非常有受众土壤的。同时这还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病,具有明显的遗传性。
从罗马说起
在罗马军队有“十一抽杀律”,针对的目标是怯懦的部队。 到了普鲁士,则有这套方法的精神继承人腓特烈大帝更进一步,发出了以下言论:
士兵应该害怕他们的长官,甚于害怕任何他们将要面对的危险……亲密永远不会让普通士兵面对危险时挺身而出,只有恐惧才会让他这样做。
如果我的士兵开始思考,那么军队里将没有一个人会留下来。
这与很多人想象中的“仁义礼智信”的军队有很大出入,与各种小说情节中“嗷嗷叫”的虚构军队也有很大不同。
说到底,还是知道内情的人太少,很多人对这种“鹰”缺乏了解,学习到的都是“鸽”这种和平友好人物的事迹。
即便是现代,也有所谓“团建”,“破冰”,“老员工关怀新员工”等等过程。在“裸猿”中,也介绍了各种部落的“成人礼”和变体。
这些所谓成人礼,核心在于让孩子突然孤立无援,然后被上位者无情殴打,彻底击垮当事人的自尊和自信,要让对方彻底记住,谁才是上位者和规则制定人。
在一些心理学普及书目中,也会提到某些大学“兄弟团”,对新人会进行殴打,同时后来人自己也会成为这套体制的拥护者。
不要以为这些只发生在成年,其实在童年大家也在经历。
> 有特别严重的虐待行为的父母会将体罚与蔑视结合,这样做会加重孩子的遗弃创伤。
>
> 打个不恰当却十分贴切的比方: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通常会使用蔑视和鄙视来摧毁奴隶的自尊,这样的行为会让奴隶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没有力量,并陷入习得性无助。于是,奴隶主之后只需投入很少的精力和注意力就能对奴隶加以控制了。
> 再打个比方,邪教头目在用短暂、虚假、“无条件”的爱哄骗信徒入教之后,也常通过蔑视来打压信徒,直至其陷入彻底的服从。
>
> 蔑视如同一杯掺杂了言语虐待和情绪虐待的有毒鸡尾酒,是一种汇集了诋毁、愤怒和厌恶的致命混合物。
奴隶主在用的手段,其实很多的“父母”也在用。
说到底,不管是普鲁士大帝还是成人礼,还是奴隶主的虐待,本质上是要彻底摧毁当事人的自信,让当事人陷入彻底的自疑。配合随时会发生的“打击”,让当事人彻底的惶恐,永远处于恐惧和不自信中,如此才能让其他人服从和被奴役。
毕竟,随时可能出现,但是很难预知的“恐怖“,这是恐怖游戏的常见设计思路。
现在,你可以将这种操作理解成一种博弈和管理策略。
NPD攻击性很强的问题
我这里要说的,则是生活中的N P D的问题。NPD人士具有一些共通的特点,就是自认为本质上比其他人更加高等——不管自己的处境如何。
虽然现代社会的理念的人人平等的,上层和平民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但是在NPD眼里,自己就是更加高等。
同时,这种人的攻击性也很强。对于其他人,随时随地都会找到理由攻击,从第三方的角度来说会感觉不可思议。攻击其他人其实是很简单的,并没有什么难的,这点我将在后面详细说。
NPD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指导别人。既然自己更加高等,那么别人的想法和动作当然就是差的,在他们自己看来指点别人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最近一年,我就发现堂弟的性格大变。小时候还知道谦让,现在长大了,虽然是初中学历而且考了两次会考(补考)才毕业,但是热衷于指点我的日常生活和各种人生大事。我在被不断攻击之后,发现这些攻击和”指点“其实很有特色,正好可以作为例子。
怎样攻击他人
攻击他人很简单,我来分析下怎样才功能攻击他人,而且为什么还会有受众。
方法一:真实的攻击面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主要的生活还是日常生活,日常的各种行为和言语,都不是那么的精确的,严谨的。
同时,大部分人也只需要在少数领域做的还可以就行,不需要在所有领域都做多么好,能正常生活即已经足够。再则,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新手期人会多次犯错的诅咒。
因此,这里就产生了很多的攻击面。
只要你想攻击别人,完全可以将别人日常生活中随口说的话和行为进行无限放大或者无限严谨,自然就很容易能找到漏洞,然后疯狂攻击侮辱他人。
放大缩小几乎是一切攻击的核心。完全可以从“点”到“面”,将微小的事情无限放大,进而得出结论“你就是脑子有问题”,“就是个傻子”,“你连这都不懂”。
就如同之前说的,人只需要能维持生活,有部分比较优势就足够生存了,没有必要所有都做好。就算是某个攻击点是真实的,那又能如何呢?实际上什么也不能说明。
如果这个NPD凑巧还是你的上级,那么就有了完全的攻击方法:将任务说的非常模糊不详,然后自然就有无尽的攻击侮辱理由。
在有心人眼里,就没有不能攻击,进而被彻底否定的人。
方法二:张口就来的谎话
在和堂弟的交流中,我发现他对我的攻击几乎都是站不住脚的,每次都能被我反驳,但是,对方也是几乎不会承认自己不懂进而失败的,而是会采用新的策略:随口瞎编几个根本原理和证据。
反正就是谎话张口就来,我感觉他有一种很强大的愿望,试图随口说一些假话来显得他自己很懂,同时还能进而反驳对方。
如果你有过辩论的经验,你就能知道这种很难对付。因为各种谎话随口编造只需要转下脑子,但是你想反驳,需要先理解内容,在不断的攻击声音中冷静下来,找找反驳的方法。有的时候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方不会给你这个时间,且反驳还需要仔细查阅资料。
而在外人看来,“冷场”就等于落败。
只要结合这两种方法,完全可以攻击任何人,只要有傻子相信就行。
最后一战:惶恐中长久的怯懦和不自信
说是最后一战,因为在此之后人就彻底服软或者彻底远离了。对于服软的人,永远生活在随时存在的“惶恐”中,同时在长年累月的攻击下,当事人只会认为自己是垃圾,废物,彻底不值得被爱,也不值得享受生命中美好的一面。
自信?那是什么,那不是奴隶应该拥有的东西。
在外人看来是光鲜靓丽的个人,其实内心不过是个奴隶。对2023年结案的包丽(化名)牟林翰案中的包丽,可以推断她的自我心态与最卑微的奴隶不会有太大区别。
因为现在的大数据推送关系,阅读这篇文章的人说不定就有可能是这里的受害者当事人或者正在迫害他人的人。
对于受害者,我想说过去学习到的“模式”并不是正确和健康的方法,完全可以选择离开。奴隶主需要奴隶,奴隶主离不开奴隶。
鹰需要鸽,鸽不需要鹰。鹰对鸽是刚需,两个“鹰”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另外我之前还写过一篇绩优主义和自恋的部分的关系,有需要的话可以看下。
注:
1 我这里说的堂弟不见得一定是NPD,也有可能是青少年特有的一段自我膨胀的时期。此处在于用这个作为例子讲讲更广泛的想法。
2 此处只针对罗马军队和普鲁士军队,与他国无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