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 纯粹娱乐灌水足够耗光常人精力

    过年时间,计划好的阅读,学习做了吗?

    我坦白说,我是没做,都去玩了,包括不限于搞一般人眼中高级点的玩具,玩具再高级,可惜还是玩具。这还没把被干扰的时间算上。

    玩,终究难以有个不会贻笑大方的名堂,要做高级的,非有系统的知识结构不可(除非你想成民科 = =)。没有专精的,系统的,不过就是一个时代下越来越厉害的常人。

    时代进步了,做一个常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做专家越来越难了。

     

    常人逛贴吧,论坛,灌水回复,听听音乐,看电影,追剧,看广告,刷微博,游戏(玩浅层技术),聊天,扯淡,谈情说爱,痴迷小说,白日梦还有一起吃饭睡觉一应事。所有这些,纯粹娱乐灌水足够耗光常人精力了,什么系统性学习,系统的知识结构,有货的知识结构终究只是存在于白日梦中。多数人的状态,不会比这极端情况好多少了。

    即便是纯粹的娱乐,那还讲究内部竞争呢!同样的时间,有的人消费起来就能更“高级”。

     

    这种纯粹追求纯粹娱乐的极端概念如果叫做缺点,我现在基本是跑不掉的,也只有部分人是部分躲开。那些能系统化学习很多东西,能短时间掌握大量东西的人,想必就是拥有对这缺点应用自如的本事。

     

    如果你养个孩子如何?好可怕。对不对,要能同样应用自如那就是传说中的天才了,货真价实的天才。我不相信天才是不逃开这些纯粹娱乐的,也不相信能一直乐在其中。

     

    学校?大学?

    这大概就是个笑话。一面,大学的主要作用是让人厌学和抑郁,就不能/很少能讲好What How层面,不能传道,连授业都做不了。

    大学(学校)掌握学习的方法?别搞笑好不好。

    不客气说,多数毕业生们早已落入无尽浅层娱乐陷阱,几年下来唯一收获就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大学(学校)果然好玩。

    摆脱这缺点,本就是学习的“方法”最最重要的核心。

     

    为娱乐分心,多动。如果认为追求纯粹娱乐荒废学习(广义的)那是指的不断逃避计划学习时间,那真是大错特错。

    实际犯错时候我们的心思,时间,心力,一面在直接花在娱乐上,一面间接花在不自觉娱乐构想白日梦上,俗称走神。回想下学生时代成绩不好的学生,几乎都可说缺点兼备,学习时间少,即便是正在学习,早已心猿意马。

     

    避重就轻,趋利避害,(疯狂)追求头脑中的爽快本就是我们的天性。刚巧各种娱乐越来越多了,硬性干扰越来越多,安静时间越来越少,不会掌控这门缺点的,只能静看命运浮沉。

    要说起来,怎样多数时候摆脱、绕开、避免、利用这无尽追求娱乐的缺点(优点),是现代人应该获得的最重要实用知识。我们的学校,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有效的方法,只能大概说这就是看天赋,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最后只能上上下下非常热衷把学生分出三六九等来,他们不是在育人了,反而是当真在“选拔”人。

    不能给人点根本的,摆脱,使用这种极致的原始蒙昧,教育意义还何在?

     

     

  • 每个正常博客都应该有人性的归档

    之所以正常博客都该有,是因为万一你是大佬,就是能折腾人还偏偏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呢?真是无话可说的情况。

    就如VIM,虽然大家都知道很多知名开源软件用户体验上都是一坨屎,对人可谓是超级不友好(很多人会一面不承认不友好,一面又到处找别人的预先配置)。但是那又如何呢,被强奸了依然有人愿意用。

     

     

    一般我们的博客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列表,这时候,如果你赞同用户不应该浪费时间翻页就能(大体)浏览你的整个博客,那么,你就应该给博客加上友好的归档,人性的归档。

    人性的归档应该是直接的,不额外花费精力的,可以一次性找到的,友好的

    我发现很多人的归档,真的是很复杂?例如明明一个完整列表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偏偏都需要额外点击展开,因为分了2016年2月,2016年1月,2015年12月…试问这种归档与没归档的区别何在?点击这还不如看分类呢,就算点击看分类,依然要忍受列表少,内容多的麻烦。

     

    这是我最近几年看别人博客的一点体会,实际上当我意识到而且有时间的时候,我就先把自己的博客改了。

    现在我的博客分类的意义也很弱化了,首页上早已经没有显眼的分类显示区域。可以这样说,这些分类就是给人找不痛快,给自己不痛快,仿佛必须写到某个分类;给用户找不痛快,明明能一次看完的,现在还要分几个(甚至好多!)类慢慢点。。

    我们独立博客内容一般是很杂的,添加什么分类多数堪称徒劳。而且,就算是真有良好分类的条件,我也希望简单列表样式分类,不要有多过三行的展现。从实际效果来说,这重回到归档路上来了。

    人性的归档到底该采用什么方法,毕竟是要由你自己决定。或许你真的应该应用分类,不过我不认为真有那么多人不应该使用最简单统一列表归档形式。

    不要让你的分类让你束手束脚,不要因为各种格式自设牢笼,对自己讲究人性,对你的读者讲究人性。

     

    那么将所有文章几乎一次性加载出来,不会把人累死吗?看的人不会吐血而亡吗?也许有人需要考虑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估计我不用担心。

    对于我的博客来说,一次性全部显示出来的归档列表,既是人性的,也是友好的。

    如果将来我的文章超过1000篇,最简单归档列表之外,我应该还会搞一个推荐阅读列表,堪称双归齐行。


     

    如果你在用WordPress,我现在推荐你使用Clean My Archives插件自动生成所有文章列表,这同样是一个没有任何废话的插件。新建一个页面,直接填入唯一 一条语句调用,发布。

  • 个人博客启用DNSSEC

    这项技术在去年NameSilo第一时间支持的时候就提上了我的计划,可惜的是至今才弄完….

    博客若想启用DNSSEC,首先需要我的域名注册商支持,其次需要网站的DNS服务器支持,用户使用的DNS服务器方面先不谈。

    不过,搜索了圈配置教程,都是教我们怎样配置DNS服务器启用这项技术。自行设置DNS服务器?这不坑爹吗…..虽然独立博客通常都有条件使用自己的DNS服务器,但是一般人都不会如此做。

    更扯淡的是,国内的免费网站DNS服务,可以说几乎都不支持此项技术,就连NameSilo自带的免费DNS,也是不支持的。

     

    刚巧,我看到土木坛子也用了DNSSEC,他的使用方法是直接在CloudFlare启用,他本人便是CloudFlare CDN的专业版用户。用过CloudFlare的人应该都知道,使用它需要修改域名的DNS解析服务器为CloudFlare本身,也即是说,它本身就提供免费的DNS服务——凑巧的是CloudFlare明确支持DNSSEC。如果我能在不启用CLoudFlare CDN的情况下使用它提供的DNSSEC,那不就相当完美吗?

    结论就是,这样完全可行。

    登录CloudFlare,添加DNS记录但是关闭它自动提供的云CDN(DNS记录中的云标记)。然后到DNSSEC选项中开启DNSSEC,复制相关的验证信息填入NameSilo DS Record设置中即可。

    设置CloudFlare的CDN为关闭

    关闭CloudFlare默认的CDN转发,这是因为它给电信分配的CDN为美国节点,对于使用香港主机的我来说当然是鸡肋。

    添加的DSRecord

    准备启用DNSSEC后自动生成的相关信息,需要你在域名注册商那里照规则填写。

    可惜CloudFlare的纯DNS服务不支持301重定向,启用ClloudFlare CDN之后的PageRule倒是支持。

    而NS记录(让子域名使用其它DNS服务器的记录)不支持根域名——只能为子域名设置且有效。所以我的根域名向www域名的301跳转至今使用的是修改.htaccess文件实现。

    你可以使用VERISIGN提供的免费DNSSEC分析工具测试你的部署是否成功。

     

    子域名的DNSSEC?

    我之前为我的子域名test.yayaus.com设置了一条NS记录,将它的解析权限交给了DNSPOD,而DNSPOD却不支持DNSSEC。所以,如果使用上面的分析工具检查test.yayaus.com的DNSSEC就能发现它并没有支持DNSSEC。

    所以子域名应当怎么处理这问题呢?其实我不知道,不过我注意到NameSilo的DS Records可以存在多条….

     

     

  • OS X乱跳的桌面程序

    刚刚用OSX系统的人,如果没有为打开一个程序然后窗口到处切换而疑惑过那才真是见鬼了。

     

    究其原因,不说苹果默认如此做那些设计,而是说说默认这些设置。

    一般,一个程序在哪个桌面打开,这个程序也就默认分配给了谁。如果我们在其他桌面再次打开这程序,就会回到刚刚分配的桌面,也就是很迷惑人的乱跳。

    因此,如果我不想它乱跳,只需要更改桌面的分配策略即可。

    Monosnap 2016-01-15 01-28-10 Dock设置窗口分配

    例如:

    将Finder分配给      所有桌面

    将outline分配给     桌面1

    将PDF Expert给     桌面2

    将Chrome分配给    无

     

    试试你就明白了,虽然我至今不知道到底怎么分配比较完美,我从来没见过能做太好的。

     

  • 2016:不断就能完成

    经过2015,在2016年初,我明白一个道理。

     

    人这种生物很奇怪,道理很可能要自己重新明白几次你才能真的明白它。

     

    保持前进,保持输出,你总能完成它。如果按照计划来,我总终究能完成我的计划,任何计划几乎都不在话下——除非遇到不可抗。

    如果指望一次性大量完成,结果第一天也许真实现了,后来就是仇视(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畏惧,还有无尽的逃避,最终无数天以后,依然一事无成。试图求快,试图避开困难,结果终究是做无尽的皮毛上转圈。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简单估计时间在复杂的领域还往往都是不可靠的。假如存在一个偏离时间系数,它与最初的想当然预估时间的乘积就是真实的将花费时间。那么,电影可能时间系数是0.8到1.2,而学习视频,你恐怕需要4X的时间,也就是系数是4。对于实际时间与原始的预估时间,它们之间的差异还不是固定反而是多变的。

     

    按照计划,不用去想什么时候能实现,不用担心今天是不是真的能开始做事。

    我只需要直接开始做,保持进步,我总有一天能实现。

    这样的速度表面是很慢,实质堪称是惊天动地。想想1/0的结果将多大,道理显而易见了。

  • 重新找到Windows10的可选更新

    重新找到Windows10的可选更新

    自从换到Windows10,比较敏感的人可能马上发现可选更新消失了,不那么敏感的,只能先后知后觉…

    我也是在NOD32提示系统有大堆更新,运行系统更新却只能找到一个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新系统已删除可选更新选项。微软的人自己也回应,现在系统的更新由系统自动决定。

    那么,以往那种灵活的更新还能找到吗?

    当然,这是废话,借助其它系统辅助工具,我们可以自由的搜索,查看,下载,安装,隐藏系统更新,包括可选更新。

     

    我要介绍的工具是 Windows Update MiniTool 

    它可以自定义你的微软系统更新,改变自动更新等情况,免费,超小体积。

     

    以下是示例

    运行,然后搜索更新,找到你想安装的可选更新

    minitool scan updates

     

    点击左边的工具图标,安装

     

    mini tool installing updates

     

    下边的“控制台”窗口会显示安装的进度等提示。

     

    参考:

    What happened to Optional Updates?

  • El Capitan 重启时进入无响应的一种可能原因

    El Capitan 重启时进入无响应的一种可能原因

    El Capitan 是苹果最新的OS X系统,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重写了USB驱动相关的内容,别说Hackintosh设备需要稍微一点技巧,就连苹果自身出的设备都可能存在USB问题….

    如果你在安装各种更新重启,特别是有关USB设备(包括USB驱动,USB鼠标等)更新时发现屏幕黑了,鼠标还在,系统好像停止了,也像没有停止,硬盘灯还如平常使用一样偶尔闪烁——就是重启过程好像停止时。

    那么,尝试一下移除连接的USB设备。

     

    USB与重启的问题,不仅在苹果OS X上有体现,在微软Windows10 TH2上依然可能有相同情况。所以,到底这是因为我的主板设计和设置不够好,还是我的奇葩G500S鼠标设计不对,或可能较新系统尚未完全准备应对各种USB状况都还未知。

    USB阻碍重启,并不是一定出现,只是可能出现。

     

    对我而言

    在OS X

    提取ACPI表时没有把USB 3的启用设置到SmartAuto,而是Enable(历史原因),使用的FakeXHCI自动挂载连接USB2设备的USB3端口到USB2总线,然后更新鼠标驱动重启时遇到了无法完成重启。如果有空的话我还应该再花几十分钟修改BIOS设置,重新提取和修改ACPI表。

     

    在Windows10 TH2

    USB3设置的是Enable而不是XHCI,某次系统更新时无法完成重启,一直显示正在重启计算机。此次更新与USB驱动无关,仅仅是一次Win10的累积更新。

     

    希望在主板BIOS设置中将USB XHCI的内容设置到SmartAuto能对两系统都有帮助。

    不过还是更怀疑只是系统还没适应现在的多种USB设置。

  • 是不是所有人都忘记了无线路由的Repeater,Client 模式

    是不是所有人都忘记了无线路由的Repeater,Client 模式

    说起Hackintosh来,当然是要想办法解决联网问题才行。不过可惜的是,有线网卡常见的就几种,还很容易内建和驱动,无线网卡上,就能体会到自己的笔记本商是如何奇葩。

    有如HP,来弄我等品牌,竟然在BIOS内置无线网卡白名单,不在名单的还难以工作。自己接编程器刷BIOS?呵呵……….

    来弄我作为真美国良心中国汉J,能一边做到在BIOS留后门,一边又能禁止不在自己名单中的网卡工作。针对一普通系列产品,也能有白名单问题,确实不能理解这家奇葩公司做这样的事。

    如果你是MiniPCIE接口,碰巧还有办法搞定白名单或压根厂家懒到家懒得用白名单,那么BCM94352,AR928X倒是挺好。要是更奇葩的NGFF接口呢?现在NGFF接口用的网卡奇贵不说,来弄我能做到同时用NGFF和白名单。

     

    这时,莫非就要用USB网卡?USB无线网卡使用的是USB接口,笔记本上本来这东西就紧缺,刚巧他还有体积妨碍你可能的鼠标使用。如果只是对人来说的妨碍就算了,驱动USB网卡还可能带来额外的问题,比如与睡眠电源管理等相关的事项(虽然你可能错以为无所谓),还有个问题就是,当事人需要安装无线网卡驱动,无线网卡管理软件,无线网卡系统服务。

    就事实而言,人人都难免有点洁癖,装得越多麻烦越多或说想起来不舒服,不装这些才是最好的。

     

    对于台式机而言,如果要用WIFI,怎么办?

    去用PCIE网卡?PCIE网卡,如果是支持11AC协议的,那可就奇了,比笔记本的版本还贵。

    说到底,很多人折腾的时候都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路由的 Repeater,Client模式。前后两者差别很小,区别是前者带有额外的AP功能,只需让路由(R2)进入此模式,此路由本身和通过有线与无线接入此路由的设备都将加入上层路由的Lan网段。

    既然是在同一个Lan,为防止网关和IP地址冲突,应该保证路由2本身的地址与Lan的所有其他设备都不同,比如指定自身的Lan地址是192.168.2.252,同时关闭它的DHCP功能。

    无线路由另外一个常见的模式是网线直插Lan,工作在AP模式,可以说是无线交换机,这时需要做的也是关闭DHCP和修改自身地址。

     

    现在谁没有几个多余的路由器,买USB网卡不仅麻烦还额外花钱,信号还不如路由好,台式机折腾无线网卡更是要花大价钱。

    一张PCIE用的11AC无线网卡可能需要399,一个功能强大的600M 11AC无线路由,价格可能不到50。

     

     

     

     

  • 辣椒与内心倾向偏见

    辣椒与内心倾向偏见

    微博真不是个好东西,对于一般人来讲,唯一作用大概就是加深更多偏见学到更多脑残的玩意。

    由辣椒来说,总有人含沙射影吃辣椒的那都是穷苦人没办法,像他(她)自己这种高等人向来是不吃的。

    这又是很诡异的一点,这样根本不懂人为何喜欢吃辣本质的人谈起谁吃辣来却是头头是道,还论起身份三六九等来,当然是自己是高等,其他才是低等。

    类似的还有吹捧某某日渐式微的菜系,说法不过也是那套,无外乎之所以现在不好吃是因为没有会做的人,其他好是因为那是下等人吃,别人发展好是因为别人舍弃了什么什么,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舍弃了鲜味。

    说起来也可笑,就好像别人不知道鲜味什么味,自己不知道实际去感受,却偏以为别人也跟自己一样不知道多感受。还有广为流传的原味流,言必谈破坏了食物的原味,让他们直接吃叶子直接吃野菜他们想必也不会愿意,至少也要混合点什么。这样的人,对现在家庭常备的味精鸡精应当也是嗤之以鼻的,以往少数人才能掌握的秘诀,现在几分钱不到足以搞定,你让他们情何以堪。

    还有很多因为子虚乌有的东西而起的。他们谈论菜系谁好谁坏不是基于事实和它背后的科学原理,不是基于更多感受,而是基于自己生活在哪里,基于那点可怜的见识,基于头脑里一些奇妙的东西。

    前几周,我看了“暗时间”,我终于知道这样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不怀好意”的情绪,原始的本能。

    只要你对一个东西,一件事拥有的是不怀好意的情绪,再好的东西也能被贬低成为野鸡,相反,如果对它们充满无限爱,再坏的东西也能从野鸡变凤凰,比如常见的主动维护。

    回到菜上,正是他们那奇妙的自以为高下等人几等,伴随自己的才是好的这种情绪,才造就基石子虚乌有的攻击的和优越感。有那种奇妙的情绪在,偏见是难以克服,没有这种左右理智的情绪,偏见早已成为传说。

    这种情绪,就等待有东西与它结合,组成一个看似合理的结果来,理智大脑,只是情绪的奴隶。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先根据情绪得出结论,后根据理智搜索“证据”,说些贻笑大方的奇怪话语出来。

     

    类似地,对于我而言,我就用其他人对我的反应(特别是难以考虑伪装的情况时),窥见他们内心是否是真诚,是否是不怀好意。

     

     

     

     

  • 黑苹果网卡推荐 兼论BCM4322HM8L 与 NW360 USB无线网卡

    黑苹果网卡推荐 兼论BCM4322HM8L 与 NW360 USB无线网卡

    黑苹果系统网卡推荐

    这些网卡相对来说都是久经考验,而且比较简单,部分网卡需要稍微额外配置。

    Mini PCIE:

    不缺钱版:BCM94352HMB,BCM94360HMB(三天线)

    穷人版:首选AR9280(AR5BHB92),不太推荐但是可用AR9285(AR5B195)/AR9287

    如果你的BIOS有白名单,在直接修改BIOS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办法。例如,修改网卡的ID为白名单内的ID,然后用FakePCIID将它的真正被支持的ID供给Mac系统。FakePCIID能解决一些ID不符合的问题,具体的当然是看看Rehabman。

    NGFF接口:

    BCM94352Z

    NGFF明显比Mini PCIE更小,不过你要小心,NGFF本身也要分不同大小。

     

    PCIE接口:

    请到TonymacX86 buyer’s guide直接按照推荐的无线网卡购买。灵活度其实比笔记本好不少。

    不推荐USB无线网卡,但是如果你的BIOS有白名单,恐怕你可能还是要考虑下用它。如果你打算用USB网卡,一定一定要查询它的芯片实现方案,提前选择好它的OS X最新系统的驱动。例如常见的有个USB WLAN驱动及管理程序打包,最好按照其中的芯片兼容来。

    如果你连USB网卡都不想用,我推荐你使用一个小巧的无线路由器启用Repeater或Client模式,使用有线网络连接Hackintosh,因为一般来说有线网卡是非常统一,非常容易驱动。

    Rehabman有专门一篇文章,请看:[FAQ] READ FIRST! Laptop Frequent Questions

     


    BCM4322HM8L

    BCM4322HM8L 按照“修改BCM4322 ID 和国家码完美支持黑苹果和5G”中的操作,虽然会报错但是能刷ID与地区码(可将CN改为HK)。

    我真诚的建议你不要按照上面的说法刷ID.

    如果你不幸拥有这张网卡,之后你很可能观察到一个现象,这张网卡在Windows下网速奇慢(Windows自带驱动时),不是因为干扰的慢,而是真的网速很难超过2Mbps,网络属性中看不出明显问题。

    究其原因,可以用驱动精灵(或鲁大师等)把Windows10系统自动配置的2012年版的驱动更新到2014年的“ 7.12.39.11”,速度瞬间提升。但是这里或有极大问题。

    如果你更新驱动之后发生网络故障,应该这样做:

    发生故障(无法使用特定网络的DHCP功能,手动指定IP地址完全无效,或是虽然DHCP正常工作,却无法上网。两者的表现都有一句网络受限。),可能与新版驱动有关,请回到Windows设备管理器,右键属性,选择驱动程序标签,回滚驱动程序。

    同时,根据我反复尝试反复查证的经历和从这里看到的信息,BCM43XX网卡,最好的办法就是用Windows自带驱动,其他所有驱动(包括你自己手动安装的各种诡异驱动)都很可能遇到网络受限问题。回滚驱动自然也就是使用默认驱动了。当然也可能只能忍受那乌龟样的网络性能。

    网卡中的配置属性可以看这篇“Can Somebody Explain About Wi-Fi Device Manager Settings And Power Settings In Windows 7?

    磊科NW360 USB无线网卡

    这张网卡曾经可以在10.10及之前的OS X系统使用,到了10.11恐怕有点艰难,用它的人很少。其实,你最好不要买倒霉的电脑。

     

    本次推荐音乐

    天空への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