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 链克币梦碎

    2018年1月份,玩客云母机尚且能直接卖到1000元,经过两个月的折腾,已经直接破发没人要了。而京东上依然是所谓几分钟抢购售罄,信不信主要考验大家的智商。

    (更多…)

  • 普通笔记本廉价外接显卡方案

    普通笔记本指代的是具有MiniPcie接口的笔记本。廉价方案是指代的 MPice转Pcie X16转接器,价格往往20块钱附近。这还要感谢挖矿热潮,以前是没这些方案的。

    (更多…)

  • 币乎第一天的骗赞套路

    套路一:

    大V表示,互相关注互相赞必回。

     

    解析:因为币乎点赞具有能量限制,能量用光之后的赞没意义。所以明显能发现大V给你的点赞是0成本,而其他新手给大V的点赞是真金白银的。相对来说,大V的收益是新手收益的无穷大。

     

    套路二:

    不断寻找新用户,不断点击赞和评论。

     

    解析:这种套路似乎很适合机器人来做。这里不断的主动给别人点赞,新手看到了会迫于人性的压力回赞。所以又成了0成本,高回报了。

     

    币乎现在对这些丝毫不管,实际上,他们非常业余。

     

    这两个套路我之前就发在了币乎,但是被管理员无理由删除。那么我就再发布到我自己的博客来。而且,这次的赢家可能是Steemit。

  • 当他们在做交易排位赛

    现在很多的新币或者新交易所迫切需要交易排位赛,那么当你看到公告的时候…

     

    很简单明白的,有三条路:

     

    一是参加交易赛,这种需要大量的钱财和机会。

    二当然就是搬砖了。交易排位赛需要大量的弹药,而这些新币种或是交易所往往流动性不足,这就留下大量的套利机会。实在无聊的人都可以和这些刷单的人玩玩,他们咬牙也要把你的低价/高价单吃了。

    第三很奇怪,这就要你研究规则了。我们都知道规则有漏洞,而这种交易所人少。例如什么每天最后交易的幸运玩家/最早交易的玩家,基本不会有人来和你无聊的抢的。

  • 小众软件的傲慢

    大约一到两月之前我曾在推特上和小众软件的人说过他们的这篇文章有极大安全风险,不过我这种没名气的人士当然不会引起什么修改和回应了。

    (更多…)

  • 插卡式电表网上缴费购电

    以前家里用的抄表电表都是可以网上缴费的,后来统一升级更新,换成了插卡式电表(去充值处插卡充值,然后手动将IC卡插入电表更新电费信息),反而不再能网上缴费。

    (更多…)

  • 人生的重大机会是怎样没有的

    我们一般说起来重大的机会,往往都是什么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好像莫名其妙的提前做好准备就能被机会青睐。以前我就是那么理解的,但是后来我的想法就变了。世界并不是那样的。

     

    机会,只给有胆量继续思考,继续选择的人。往往人生的重大决定,比如专业选择,投资决策,这些都很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而多数时候机会就在那儿也不是稍纵即逝,反而是人想了想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想不问不查,不面对,不深入思考和决策。最后做出不问不管的选择,这种算得上什么选择呢?不过是逆来顺受而已。

     

    在生活无尽的小事情中,这点微微的故意遗忘就会让自己真正的错失重大机会了。

     

     

  • 移花接木 冒充官方

    由于我看到了WPR币安投票拉票,所以到币安一看我就发现ELA也是一个典型的拉票赢家。

     

    那么搜索了下ELA的拉票,非常荣幸的发现了李鬼 李逵

     

    大家对比下,区别仅仅是邮箱的不同。就是说有人在冒用基金会名义收集投票成功信息。那么他的目的呢?肯定不是为了你好吧!

     

    而且官方投票还免费送0.11个BNB给投票的,即便你什么都不做也送。即便最后投票竞争失败奖励也不赖账。

    WPR也是免费送BNB弹药,不过投票竞争失败了就打算赖账后面的劳务费了。

     

    看到这里,我当时就想直接注册100个币安账号。这次WPR和ELA是铁定赢了,这回馈力度相当大,100倍的收入放大也是很可观的。

     

  • TGP改名Wegame 何必呢?

    TGP以前叫做腾讯游戏平台,没想到腾讯后来更加东施效颦,TGP改名Wegame。

    社区中一直有传言说腾讯意图封锁Steam,这事就算不是真的,但是Wegame的这波改动至少能说明他们就是对标Steam在改自己的东西。

     

    然后非常不凑巧,现在已经过了取个英文名字装逼的时代。

    别人本身就是英文的至今叫英文尚且能被理解,明明可以叫中文的现在统一改个洋名实际是不可思议的。

     

    现在已经不是全球人民除中国以外根本没把中文当回事的时代。但一方面是中国这边还有尽力模仿西方的,哪怕是对方不得以的地方也模仿过来,例如定价从50美元到300,国人那就模仿别人低价300。另一面却是外国的在尽力中国化本土化。这点从苹果音乐,苹果iCloud中国区定价就能看出来。实际上意图染指中国,让自己更中国的在最近两年极具增多。

     

    这年代大概如Shadowsocks那样假装自己不是,假装用户不是,假装团队也不是中国人的团队不会多了。

  • 三次数据丢失

    我有印象的数据丢失一共三次,而这三次全发生在苹果系统,也发生在最近的两年。现在苹果的软件水平确实已经到了匪夷所思,视用户数据安全如儿戏的地步。

    iOS11在今天清空了我的短信记录,在苹果程序员眼里,系统更新是比用户数据安全更重要的大事。不然如何能解释iOS11系统更新依然在那里占用空间,却毫无提示在那里删除用户重要数据。

     

    由于我不想丢失几年来的短信,所以这次我用iCloud备份进行了系统恢复。实际体验还不错,短信完美回复。而这次也证明,还是要备份很便利的云备份才靠谱。iTunes备份虽好,太麻烦了其实让它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