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我的一点感想,不是说真相一定是如此,也不是说真相只能是如此)
我发现有的人确实特别固执和拒绝改变,即便对方是迫切需要改变的抑郁患者。
虽然我很久以前就到处说想改变成年人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固有了某些认知,长大了之后不仅不会根据现实修复这些认知,反而会无视不利证据,坚定寻找有利证据,于是想改变是几乎不可能的。
但是对于一些知道自己应该改变的人也这么干,这就不得不让我怀疑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其实,有种东西叫作阻抗。拒绝改变是有好处的,比如获得他人的关怀,可以随意指责他人,不需要努力..等等隐形的好处。这些都是常见的观点,但是我感觉还不只是如此。
也许还有一种好处,就是不改变,就不需要学习,就不需要思考,自然也就不需要重新为以前的事情找到另外一种解释:找到了新的解释,那不就是改变了以前的观点吗? 是不是就等于在否定自我?
所以这其实是人性固执特点的一环罢了。
本来是一片平等的雪地,只因为以前常走,这里就成了顺滑的冰路,哪怕不经过思考,也会自动进入这条快速通道。人在以后,几乎就是自动进入,不再会探索新的路径,不再承认其他的路也有自己的风景,其他的路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都别光说别人的阻抗了,其实就连我自己都有特别明显的一些阻抗。
不说别的,就是看那些到处是数学的书,感觉就有点“内在痛苦“,就想干点简单的,从表象上来说,这就是拖延症了,总把难的或重要的事情拖延到后面去。
这真没办法,我想地球人都有点这样吧,只是程度不一样。
我知道有的人稍微多等两分钟就受不了,马上就会立即选择丢下书本。
同样的道理,那些拒绝看书学习然后改变的人,如果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也许仅仅是因为他们在阅读和学习上有障碍,只要看书就会痛苦。没有经过专门的干预,他们的这个特点其实是情有可原的。
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看来无比绝望的事情,后来很可能会发现其实不过如此。
现在坚守的观念,在未来也会显得极为可笑。
现在的绝境,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不可变的。现在感觉不可能过去的难关,在合适的行动下,也很可能会得到解决。
有可能,人其实需要的是自我和周围一起变。
自我学会拆分大型任务到子任务,然后拆分到微任务,用时间的力量来慢慢解决问题。周围有亲人,友人的支持,不再是抵触,反而是提供便利的环境。
在独处时没有动力的时候,还有人引导和推动自己;社会也不再是歧视,而是提供足够的机会…
在开放而宽松,有目标,有支持的环境下,何愁不能成功——哪怕成功少数几次也足够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