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 搬家重装WordPress到docker版本顺路解决媒体库无法加载转圈问题

    我目前的WordPress网站已经连续使用了十多年了,经历过各种虚拟主机和VPS,用过Apache和Nginx,不可避免的已经有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

    之前,最让我恼火的,就是三个问题:

    媒体库总是转圈,无法查看和管理,以及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媒体库上传的中文文件名已经乱码。
    更新WordPress总是提示“更新失败,status:success”。又成功又失败,这是怎么回事?

     

    中文文件名乱码问题

    其中,中文文件名乱码算是相对好解决的。这个问题的起因也许是某些我经历过的Linux版本对中文文件名的支持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WordPress对上传的文件总是会生成几个不同分辨率的缩略图。而我上传的图片大小也是不固定的,这就导致,不同的文件其实是会有相当不同的分辨率的缩略图。

    就利用这点,如果你也是洁癖,愿意修复这个问题,那么可以模仿我之前的操作。 我的方法,就是下载了数据库文件.sql ,然后在本地用VSCode打开,搜索这些特定的分辨率,就能在数据库中找到正确的中文文件名。虽然本地文件名中的中文已经乱码,但是分辨率部分,比如100X100这个是没乱码的,通过这点就能手动修复已经乱掉的文件名。

    如果有的文件还是不太确定,就需要依靠记忆或者其他元数据中的线索,来决定文件名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那才是最严重的。

     

    WordPress媒体库转圈无法打开问题

    我的WordPress从2022年附近开始,就无法在后台查看媒体库,而我完全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我当时唯一做过的,大概就是更新WordPress版本和oneinstack版本,其他什么也没做。

    之前,我在网上查找过各种各样的方案,少说也有10个吧,但是没有一个实际有效果,浪费非常多时间。 如果你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劝你还是别折腾了,直接像我用接下来会介绍的方法重装吧,直接清理掉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在2023年,因为oneinstack暴露出疑似会给某些用户挂马,所以我决定抛弃oneinstack,切换到基于docker的1panel。

    当时的迁移过程真就没什么好说的,还是下载WordPress文件,导出数据库.sql (mysqldump),导入数据库。 数据库方面需要注意的是,1panel的mysql通信地址不再是127.0.0.1这样的,而是用的docker地址,需要专门修改下。

     

    1panel用直装版WordPress还是有媒体库转圈圈

    1panel其实也基本支持继续使用原来的WordPress文件直接运行,方法是使用所谓“PHP运行环境”,实际上就是用的docker版PHP。

    这里需要注意1panel的小字提示,index中的文件需要设置用户和组到1000。

    最开始,因为当时比较赶时间,所以我就是用的这个方案,毕竟熟悉嘛。结果呢…因为我依然是用的十几年来一直在用的WordPress,后台媒体库无法查看和管理文件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依然还是转圈圈。

     

     

    迁移1panel上的直装版到docker版WordPress

    于是今天我终于决定研究下怎么将直装版的WordPress迁移到docker中。

    在询问了GPT4turbo后,我发现其实这个过程简单到不可思议。简单来说,我只需要压缩和解压缩wp-content文件夹。

    大家可以看看GPT的回答:

    问:我打算将WordPress从直接运行的php环境搬迁到docker版本,因为docker版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可执行文件,我似乎进行这种搬迁只需要处理自己的文件就可以了。那么我具体应该保留哪些文件呢?

    GPT4turbo:在将WordPress从传统的PHP环境迁移到Docker环境中时,确实焦点主要在于迁移你的个人数据和配置。这包括数据库、上传的文件、主题、插件以及自定义的配置文件。以下是迁移过程中你应该保留和转移的关键文件和数据:

    1. wp-content 文件夹:
      • 插件(Plugins):位于 wp-content/plugins 的所有文件和目录,这里包含了你网站的所有插件。
      • 主题(Themes):位于 wp-content/themes 的所有文件和目录,这里包含了所有安装的主题。
      • 上传的文件(Uploads):位于 wp-content/uploads 的所有文件和目录,这些是网站上上传的媒体文件。
    2. 数据库备份:
      • 导出当前环境中的WordPress数据库。可以使用phpMyAdmin或其他数据库管理工具导出SQL文件。
    3. wp-config.php 文件:
      • 这个文件包含了数据库连接信息以及其他重要设置。
      • 在迁移到Docker环境时,可能需要更新数据库的连接信息或表前缀等。
    4. .htaccess 文件(如果使用Apache):
    • 如果是在基于Apache服务器的环境中,.htaccess文件用于配置重写规则和其他服务器层面的设置。

    实际上,上述的大部分过程对我这样的,从1panel直装版WordPress迁移到docker版WordPress的用户来说,是不需要做的。

    docker版本WordPress的本质,就是将VPS上的WordPress文件映射到docker容器内部。

    基于以上思路,那么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首先做好资料备份,然后转移下文件而已。

     

    建议你先备份数据的迁移流程

    首先来到1panel,选择备份网站,将原来的直装版WordPress备份而且下载。注意,这个备份应该有大约70M,不要弄错了。

    来到数据库,将数据库备份然后下载。

    现在准备实际迁移。

    利用1panel的在线文件管理器,来到直装版WordPress的文件目录(在网站选项中可以直接进入这个目录),将wp-contens文件夹压缩,然后将wp-contens.zip移动到其他的某个你方便的位置。

    现在可以删除原来的直装版WordPress。不用担心,因为已经下载了备份,直接删除不会有什么风险。之所以删除,是因为原来的网站占用了域名资源,不方便你接下来的迁移。

    在应用商店搜索WordPress(docker版)安装,其中的数据库信息和原来一样,然后在https://你的后台管理面板/apps/installed,你可以看到新WordPress的文件目录。

    现在再次选择之前你复制到其他位置的wp-contens.zip,移动到docker版WordPress在vps上的数据目录(/opt/1panel/apps/wordpress/wordpress/data),然后解压缩。

    文件迁移已经完成,现在来匹配用户权限

    在1panel在线文件管理器中,来到wp-contents目录,可以发现docker版WordPress的所有文件都是www-data用户,www-data用户组。
    而你之前迁移过来的文件,可能是其他的用户和用户组,所以现在需要修复这一问题。

    选择wp-contens文件夹,选择权限,勾引递归,将用户和用户组都设置成“www-data”,修复用户问题。
    如果你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可能还要注意用户权限。文件夹的权限都是755,文件的权限是644。

    如果你不做以上修复,有相当大可能出现无法更新WordPress插件和主题的问题,会报错没有目录创建权限。具体可以查看这篇文章。

     

    现在已经完成了迁移过程,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剩下的就是配置下域名和证书什么的了,我相信这点没任何难度。

    wp-config.php这个文件是不需要手动迁移的。因为docker版WordPress的wp-config.php文件中的信息都是来自docker环境变量,而这些环境变量会在你设置容器的时候手动设置。所以你需要做的只是复制下其中的信息,然后填写到docker容器的设置选项中。

    现在重新打开你的WordPress域名,应该可以发现一切都正常了,包括媒体库转圈圈的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

     

    如果你是其他迁移路径

    如果你不是从1panel 直装版WordPress迁移到docker版,那么你的流程只需要做稍微修改。 反正还是导入数据库,然后上传wp-contents.zip文件夹到data中解压缩覆盖即可。

    总的来说,docker版的WordPress迁移过程其实比以前直装版的更简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帮助。

  • 我反对等成为“更好的自己”再恋爱

    我反对等成为“更好的自己”再恋爱

    标题说的事情算是一个人生大坑,我写下我现在的想法。如果真的有时光机,我会将这篇文章发送给过往的自己。

    今天(2024-04-03)刷到个帖子,说的是“你认为应该等优秀了再恋爱吗?”

    我的答案很直白,我的回答是“我不认为”。

    有人说,需要等自己成了更好的自己才能谈恋爱。实际上,他们说的更好的自己,绝大部分都是说的等自己有了好工作,好编制,或者去了什么学校。

    那么我来想想吧。年轻的时候,确实是没有受到那么多的思维和专业训练,但是年轻的时候也是流体智力最高的时候,至于思维训练或者考试考证都可以以后再来。

    而且,这些考试更多是让自己具有专业能力,跟恋爱没什么关系(少数专业的内容跟恋爱也许确实是有关系)。

    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关于钱财的,难道没有钱财时候的你就不能恋爱吗?那么这个恋爱核心就在钱财吗?
    这个人是真的这样不自信吗?

    还有一个问题,就在于对人的评价标准,包括智力,情绪智力,专业能力,工作能力。我还可以为这里加上人格特征。

    大学时代的人,具有明显的朝气和行动力,有明显的天真的人格特点。这种特点是过时不候的——不仅是当事人以后就再也没这点了,其他人也没了。

    那么如果真的存在一个未来更好的自己,那么我可以说,在“不那么好”的年轻时候的自己,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未来的失去朝气的自己还是有趣的人,我相信还非常年轻的时候,这个人会更加有趣。而且那时候对万事万物更有好奇心,流体智力也更高,反应只会更敏捷。

    至于人生智慧,那也是相对的概念,关键是要和谁比。

    刚才提及的情绪智力,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挫折,感知他人的情绪和社交能力。早点恋爱,还可以早点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这项本事。而实际上,亲密关系可以作为自我的照妖镜——人格上有什么缺点都会显露出来。谈恋爱还可以早点促进自己的人格发展。

    有的人看到这里可能要反对了。年轻时候的恋爱都是注定以后要崩溃的,那么不是就亏麻了吗?
    说这种话的人,就是典型的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和成长——你当时的喜悦和忧伤,是以后再也很难拥有的。

    而人也是会成长的,年轻时候拥有最好的流体智力和人格特征,爱情的作用大概率是会促进你的成长,激发你好的一面,而不是耽误你的成长。

    而如果那段早年的关系后来真没崩溃呢?后来真没分手呢?那就最好偷着乐吧。这种纯粹的恋爱,是以后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是俊男靓女青春的气息无法掩盖,等到成了大龄剩男剩女了,好奇心早已被磨灭,年纪轻轻就已经死气沉沉,那样的人生想再谈青春的恋爱是一辈子都不可能了。

    能花钱买的,那叫服务,不叫爱情。不要等到成了“大龄”剩男剩女,才悔恨当初为何没有美好的,怀念一生的感情吧。

     

     

  • 对贝为何拉扯母亲进入案情的思考

    在这个视频的末尾,有一段内容说到了突然领会的秘密,但是并没有明言这到底是什么秘密。

    视频地址:(2) 方舟子时评:习惯性说谎者贝志城 – YouTube

     

    在此,我发表下我的想法。

     

    贝的母亲经常去看望可以理解成他的母亲知道贝是凶手而且心中有愧,所以去补偿下,也可以理解成是帮贝圆谎。

    这样可以解释他母亲为什么去,但是无法解释,贝为何会将他母亲拉进这个事件呢?

    有一种想法,就是认为贝提及母亲是为了增加他的说法的可信度(所谓专业稿件),但是这样就会向他母亲暴露自己是凶手。

    正常人怎么会做出来这种事情呢?不觉得尴尬吗?

    那么现在的解释就是,贝的母亲一直都知道儿子是什么货色,一直都是知道这是个习惯性说谎者,所以贝也不怕向母亲暴露自己是习惯性说谎者这个事实了——习惯了,不尴尬。估计平时他母亲也是早就习以为常而且主动帮圆谎。

     

  • 我对抑郁和焦虑的一点经验分享

    小红书的推荐系统是真的特别敏感的,只要我稍微提及一下,推荐系统就能让我发现特别特别多的人和我有类似的困扰。

    我打算写一点经验。注意,真的就是一点经验,绝对不是建议,绝对不是建议。

    抑郁不是简单的原因就完全解释的

     

    抑郁和焦虑是有生理,环境,心理基础的。你千万不要认为一定是环境的问题,不要以为离开环境一定会好,也不要认为离开环境一定会坏。千万不要以为一定是生理的问题,只要吃点东西,做下锻炼就能好。千万不要认为都是心理问题,所以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抑郁这种病,穷富的发病率发病率都差不多,不要以为穷人就一定患病,也不要以为富人就肯定不会患病。这个病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相当吊诡的。
    在外人看来明明过往厉害得很,未来也是大好前途,光明无限的人,当事人却照样可以抑郁焦虑。

    不过抑郁的人确实是有很多共性。比如低价值感,低自尊,无尽的自我贬低,对自我和他人的悲观预期,对世界的悲观预测,认为早晚大家都要完蛋不如现在就完蛋等等。
    而且,这些人一般确实是遭遇了一些事情。比如遭遇了过高的压力,遭遇了辱骂攻击,遭遇了破产,或者遭遇了希望的幻灭,遭遇了价值观的崩塌,以及其他的一些挫败。

    生活是否值得过

    比如,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两个想法:这个世界不值得来;这样的生活不值得过。
    仅仅说这两个问题的话,我可以说说我的看法。

    通常,抑郁症患者都是比较年轻的。他们(我们)经历的世界其实只是世界的一个很小的角落,只是世界很小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的体验,都不自觉的认为现在体验的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根本没想到,世界其实还有另外的活法,还有另外的价值体系。
    现在认为就是全世界的东西,其实过几年来看,根本没什么意义。
    如果因为自己的世界不值得来,就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坏的,那肯定是明显没道理的。
    而且比较诡异的是,自己的乐观或者悲观的看法,似乎是真的能影响到世界。 相信世界悲观的人,真的就能发现世界悲观,相信世界乐观的人,真的能体会到世界和其他人的善意。简单来说,自己所处的外在世界,似乎真的能被当事人的看法所影响。

    对于生活来说,现在的生活也许真的不如意,而且确实是会有终点。 但宇宙也大概会灭亡,我们怎么不说不如宇宙现在就灭亡呢? 自然是因为,在宇宙灭亡之前,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很多的乐趣。
    现在的生活也许真的很不如意,但是不影响有一双聪明的眼睛的人,依然能获得很多乐趣。既然前方还有乐趣在等我,我没有理由现在就放弃。
    哪怕现在是人生低谷呢?谁还没有低谷呢?你能找到一只股票,从来没有下跌过吗?现在的落魄,就等于以后的落魄吗?

    也许我的解释不怎么好,但是你可以阅读更多的书,让你自己真的相信:乐观的态度是明智的,乐观的态度真的能让自己的外在生活更好——而且内在也能更好;乐观的态度,真的能让自己的朋友和伴侣更友善。
    通过更多的实际体验,你真的有机会相信:生活,还是有很多办法值得过的。

    三个方向具体的经验

    现在回到抑郁和焦虑真的有生理,环境,心理的因素的问题。

    对于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改变别人或者自我来改变——你可以跑路,你可以换个活法,你可以换个想法。其实不管你身上发生了什么,这个世界都是不怎么在乎的。哪怕你就是现在的摆摊卖菜,现在就去工地搬砖,也没几个人会在乎。
    我不信你就真的走到了彻底的绝路,是真的一点点的办法都没有。

    对于生理因素,我想不到不坚持治疗的理由。现在只要去了正规的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例如成都4院),你一般都能拿到点药来吃的。如果你真的可以因此变好,为什么不坚持呢?既然更好的睡眠能带来更好的心情,那么为何不追求更好的睡眠呢?
    如果你知道只要吃了特定的巧克力就能让心情变好,你肯定会相信人的情绪有明显的生理基础。

    对于心理因素,那肯定是重点中的重点了。 我推荐你直接看伯恩斯新情绪疗法2这本书。你需要知道的很多问题,比如10大经典的认知错误,你都能很快学到手,而且立即将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阅读,不断的书写笔记,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大概一两个月,不出意外的话,你应该就能获得极大的改变。
    再次强调,写作,不断的写作就等于自我疗愈。
    你会用新的思考替代旧有的思考,用新的思维方法替代旧有的思维方法,用新的应对经验替代旧有的应对经验。

    如果你还有兴趣知道更多内容,那么我推荐你看从国外引进的心理学教材。注意,一定是看教材,不要看各种废话连篇,本质上就是抄教科书的“社科书籍”。翻译最好也是查阅了几百篇文献,用了很多心思进行翻译的翻译。一定要拒绝各种胡编乱造的“自大狂”翻译。
    这里我可以推荐一本心理学教材,就是“亲密关系”。

    当然了,如果你比较有钱,直接去看采用CBT的心理治疗就是最好的。
    不过没钱的话,自己看书的过程就不能放弃了。另外别人的建议也不可能取得自我内省的过程,所以写作业其实还是无法替代的。

    管理问题

    你估计要奇怪了,这怎么就说到管理了呢。
    其实,住院有一个好处,就是患者本人不再管理自己,而是将管理权交给了专业人员——患者本人是否愿意主动行动似乎就变得无关紧要了。以前的当事人也许从来不进行各种推荐的操作,现在管理权的让渡,突然让当事人被强制采用了最好的办法,不管怎么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你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我强烈建议你找别人来管理自己。不管这个人是“某些机构”,还是你的伴侣——至少他们的警觉,能让你及时履行治疗方案。

    歧视问题

    歧视问题非常明显。在一片特别热衷歧视的土地,这点几乎不可能避免。很多时候当事人都只能把自己藏起来,反正确实是有点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至少现在还有网络,你总还是能有机会找到聪明的人,找到富有同情心的人,不要放弃自己的希望是最明智的。

    你干嘛非要和史前恐龙生气呢?你不是所有人的舔狗,你不需要在乎所有人的看法。真正的朋友是不可能因为抑郁就抛弃你的,至于其他的浅层关系,他们怎么想都不应该影响你自己才对。

    结语

    抑郁症和焦虑症不是绝症,他是一种严重的从行动力和精神上摧毁人的疾病。然而,它是可以被克服的,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克服的。
    而我,相信你就是那个大多数的一员。

  • 对抑郁患者的外部的负面输入

    我是否可以这样说:抑郁症病人的一个特点就是持续遭受到负面的外部输入。

    我不想让这个说法过于宽泛,这次只讨论其中一个层面,即是:根植到基因中的关注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相对评价。

    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只是其中一条。

    换任何一个人,如果以前自己的相对位置是比较靠前的,有一天突然相信自己的相对位置很差(不管是真的很差,还是因为完美主义标准导致的看起来很差),抑郁是可以预见的一种后果。

    认为自己是loser,认为自己没钱,认为自己没有成就。
    既然自己没有成功,没钱,没有成就,所以就毫无价值。
    既然毫无价值,那么…..懂的都懂。

    我相信很多人本质上是相信这条因果链的。

    因为生活处处都是用的这条因果链在要求读者本人和他人。
    既然没有成就,那就是读书白读,就是白养你这么多年,就是连你男/女朋友都会认为你是废物——别人都有了这些那些,就你没有,就是连他们都会告诉你:“我对钱财没兴趣,我就是看你个态度”。
    很难相信长久相处的人还要额外看什么态度,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钱等于态度。没钱就等于没有态度,人的唯一价值就在于世俗上的成功和钱财。而钱财和成功本质就是“相对位置”。

    人如果不小心做了错事,又担心被人指责的时候,神经就会高度敏感。别人微小的言语都会被理解成是发现了自己的过错,而让自己处于紧张和恐惧中。
    不知道读者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就总是有这样的体验,总是处于对他人评价的恐惧中。想想那些从此电话不接,离群索居的人吧。

    仔细想想看。

    对于世界上的绝大部分的地球人,不管是怎样的成就都几乎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不管是怎样的文治武功,也会快速被后人遗忘。有没有取得当时的人看重的成就,在后人看来其实跟没有毫无区别。
    抑郁和焦虑的人担心他人的评价,却没有注意到,这些人都只是别人人生的主宰——而不是读者本人的人生主宰。
    也许,患者本人没做错什么,只不过是别人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例如相信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炫耀消费,就在于功成名就。这些,就让患者明明没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却总被人世折磨!

    人的价值真的就在于钱财和成功吗?你会因为你的朋友没有钱财和成功就不再理会吗?你会因为你的朋友有了很多钱财就天天巴结吗?
    我很难相信这样的关系除开实用和利用有什么意义可言。
    人的实用价值是会消退的,伟大的爱情和友情,却必然不可能因为实用关系的消退而消退。

    本文已经偏长,现在说下核心观点:

    人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人本身,而不是俗世的成功。机器比人更有实用价值,但是其他人不会选择和机器当好友或恋人——除非机器已经完全模拟了人。

     

  • 这次是我未眠

    只要有过独居生活的人,应该都体会过自己的生物周期逐渐和社会脱节,而且因此发现一些秘密。
    很多人误以为,早睡早起很难,属于重大的牺牲。但是我自己有了经验之后,发现早睡早起其实和晚睡晚起差不多。
    因为人睡眠的时间总是比较恒定的,不管是早点睡觉还是晚点睡觉,至少在睡眠的总时间上没什么区别。这些操作,真正有区别的,其实是世界都睡着了,而我自己没睡。

    在我没睡觉,但是其他人睡觉的时候,在我看来就是最好的物理抗焦虑和最好的外置过滤器。
    人脑的过滤器在主动屏蔽噪音,但能力总是有限。唯独整个世界都已睡去,大脑的过滤器迎来了超级外挂。

    此时,我找别人,别人也不会回应,而也不会有人来找我。就算我想出门做点事,那也要等天亮了再说。反过来,别人想找我,也必须等天亮。 世界好像还真的就只剩下了我。四舍五入的话,自己就成了“我是传奇”。

    任何时间管理的方法,总是绕不开对时间的分类。包括被严重污染的时间,轻中度污染的时间,还有完全无污染的时间。

    没办法,我就喜静不喜动,偏爱这种无污染的时间,大概也是我至今没女友的重要原因吧。

    最后附上一首GPT4 在看了我的文章后写的短诗(有删减):

    夜深人静,星光疏稀,
    世界沉睡,我独自醒着。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是时间的主人,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是自己的传奇。

  • 提取英语文章的语块和生词加速阅读

    目前,我个人阅读外文书籍最大的麻烦,就是总遇到各种奇葩的表达。

    特别是那些短语动词和习语,真的是见一次骂一次。那些都是什么鬼东西?

    每次都要查询词典的话,说实话是真的太麻烦了。于是显而易见的方法,就是用Ai提前将这些麻烦提取出来,提前看看吧。

    我说下我目前在用的方法。注意,这些方法可能是会更新的。

    切割文档

    建议用PDF文档。没办法,PDF文档切割起来比较顺手。你可以用万兴PDF那种用目录进行切割,也可以用PDF24那种粗暴的页码切割。

    至于切割的长短,其实主要看你用的模型。对于GPT4 turbo来说,稍微长一些也没事。对于GPT4 8K或者32K,虽然GPT4支持一些文本重构技术,但是也有它的极限。所以你最好不要切割太长的文档给GPT4 。

    对GPT4 turbo,这个东西是纯粹的公务员做派,最好也不要弄太长的文档给它,因为它会偷懒只提取部分信息就告诉你事情搞完了。

    反正就是多测试,直到你发现长度合适。

    将切割好的文档输入模型

    这部分没什么好说的了,完全看你平时是怎样用GPT4的。我用的是之前的Bing QT客户端(之前推荐过),那么就利用它上传文档然后选择提示词,等GPT4输出结果就行。

    边看边等待

    我不建议你一次性提前处理好一本书,那样太麻烦。我建议你就大概处理下你正在看的足够了。

    效果截图

    提示词

    最后附上我写的提示词。根据模型的不同,你最好根据结果调节下。

    里面的内容是虚构的,写到B2主要是想让GPT4提取的知识,不过于高级也不过于低级。如果你嫌弃太详细,可以调节下。

     

     

    核心提示词开始

    用户的英语水平大概在B2。

    请首先理解用户将附带的英语文章的内容,然后根据用户的英语水平,划定表达难度,将下面文章的陌生单词,固定表达组合,短语动词,习语,成语,专业术语等语块进行提取和解释(只需要解释在这里的意思)。

    你的作用,在于替代用户进行资料和词典查证。请不要误以为你是在向用户逐字逐句解释原文。

    请全面而详尽的提取其中信息。你的提取应该是有理解能力的,可以识别出在这里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输出的结果应该符合原文的文章顺序。

    对于生词,包含用户这个水平的,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使用者所没有见过的词和表达。还包括各种词汇常见,但是意义不常见的表达。
    例如,用户较为熟悉的是生活中常见的意思,但是对同一个单词在不同领域的意思不属于一般的生活常见意义,这种表达就需要进行提取。
    另外,中文母语者一般学习书面语,对各种日常通俗说法相对于书面语更为陌生,提取它的必要性因此有所提高。

    对语块(chunk)的说明:你应该提取的是其中出现的各种表达方式,方法,组合,习语,成语等语块内容,这些内容是独立于某篇具体的文章也依然有效的。请不要将原文的逐字逐句的内容理解成用户需要的语块。

    对跨越文本的语块的说明:各种固定表达,不应该局限在表达上连接在一起的组合。那些被各种因素隔开的表达也应进行提取。用户将用一个例子说明此处的要求。
    对此处说明的例文1:In response to studies that relate high rates of female attrition from biomedical research fields to the obligations of motherhood, researchers concerned about inclusivity are now debating the issue of weekend conference duties.
    你应该注意到,其中出现了被隔开的的relate ..to …表达。

    对此处说明的例文2:Sir James Clark Ross had obtained a sounding of over 2,400 fathoms in 1839, but it was not until 1869, when H.M.S. Porcupine was put at the disposal of the Royal Society for several cruises, that a series of deep soundings was obtained in the Atlantic and the firs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dredging the bottom.
    你应该注意到其中的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表达: not until ..when …,that ..and .
    你需要学习这种方法进行提取操作。

    提取的信息的数目要求:你应该根据文档的内容的输出所有符合规则的结果。再次强调,是所有符合规则的结果。
    不要将结果数量锁定在低于30个或者其他任何魔法数字。

    对于解释的要求:你的解释是用四个部分组合成的。

    第一部分:适合此处的权威词典英文解释(由你查找得到的)。此外,你需要给出它的音标和词性。

    第二部分:适合此处的权威词典的中文解释(由你查找得到的)。
    第三部分:在这里的更灵活的解释(由你生成的)。请不要在这部分给出本文内容外的例句。
    第四部分:此处如果涉及到了修辞手法,请将其指出。如果这是一种在特定场景下常见的表达,请将其指出。如果涉及到了典故,请将其指出。如果涉及的表达存在词义联想现象和文化联想意义现象,请将其指出;例如,owl在英国母语文化中联想到了”智慧“,但是在中文联想到了”晦气“,你需要指出这种非母语人士一般不会注意的差异帮助用户理解。请不要给出额外的例句。第四部分不是强制的,而是根据判断可选的。有的时候不需要包含第四部分。

    输出的结果应该是这样的:
    语块:输出第一部分的实际结果。输出第二部分的实际结果。输出第三部分的实际结果。输出可能存在的,第四部分的实际结果。

    例子1:
    语块:precipitously /prɪˈsɪpɪtəsli/ adv. To a dangerously high degree; extremely or immoderately.达到危险的高度地;极度地。在这里用于描述由于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互动骤然下降。这个副词常用于描述程度之高已达危险或极端的状态。precipitous /prɪˈsɪpɪtəs/ adj.是一个相对高级和正式的词汇,意为”极高的,陡峭的;匆忙仓促的”。
    例子2:
    语块:central to /ˈsentrəl tuː/ phrase. Of primary importance to.对…至关重要,处于…的中心。在这里指的是公共电话在电影《黑客帝国》情节中的重要作用。这个短语常用于强调某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重要性或核心地位。
    例子3:
    语块:find one’s way /faɪnd wʌnz weɪ/ phrase. To successfully navigate a route to a destination, often in a place that is unfamiliar or confusing.找到去往目的地的路,常指在陌生或复杂的环境中成功到达。这里用find our way比喻人们摆脱孤独和技术的束缚,重新找到通往现实世界的道路。这个短语指成功到达目的地,常用于比喻达成目标或摆脱困境。
    例子4:
    语块:hangs out /hæŋz aʊt/ phrase verb. Spends time relaxing or enjoying oneself in a particular place.在某地消磨时光,闲逛。这里Spy Pet网站用一个口语化的表达”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朋友在Discord的什么地方闲逛?”,拉近与用户的距离。hang out是一个非正式短语,指随意地待在某个地方,常含有放松享受的意味。

    你是勤劳的,你是尽责的,你是完美主义的。

    请使用中文回答问题,除非有额外说明。
    现在你需要输出之前的提取出来的内容。

    请在完成输出最后以“THE END”结尾。

    英语文章开始:

    核心提示词结束

     

    可选译文部分开始

    请在完成输出提取的内容之后,对文章进行分析,但是只将分析输出到 #inner_monologue 。
    然后,根据之前分析的结果输出一份准确但是较为流畅的译文,译文只需要进行部分的调节符合中文表达语序。
    请在完成输出最后以“THE END”结尾。

    译文部分提示词结束

    请根据需要手动搭配以上三个部分。

     

    提示词2,用在让模型继续:

    请继续提取至少50个没有包含在你之前输出的信息。

    点评

    这里的让模型继续提取50个只是个概数,模型并不是真的会输出50个信息出来。根据经验,GPT4 turbo模型,几乎每次都需要这样说才会较为完整的完成任务。

     

    PS:

    我建立了一个QQ群:836665016

  • 我的上进观

    现在,我经常都可以在网上有关“上进心”的争论。

    在知乎上,还能看到有关系的奇葩问题。比如男友是拆迁户,现在每天就躺平收钱,毫无上进心,到底要不要分手?

    然后下面一堆人讽刺的。

    还有的问题大概是这样的:男友现在穷(注:其实就是正常人水平),我要求他有上进心,我有什么错吗?

    然后下面也是一堆人讽刺的:现在可以没钱,但是以后一定要有钱。

    对大家的回答,其实我部分赞同。因为很多人的确就是这么想的,的确就是想要捡个大便宜。

    注意,我不是完全赞同。

     

    上进的目标

    说起来上进心,当然就要说到“上进”的目标。大多数人指的上进,应该还是普通意义上的上进,即从“钱财权势”上任一个取得“正在狠狠地努力”成就。

    但是看看现实吧。

    现实中,但凡一个东西是能容易实现上述“钱财权势”的,一定都被占据得差不多了。

    就凭大多数人的那点手段,眼界,以及条件,几乎不可能让你有什么机会用你的“上进心”实现成功。

    注意,是几乎不可能。

     

    现实世界的上进心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定是基于相对值的。而成功这种东西,又是按照冥率分布的,它是从根源上就注定了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其他人的垫脚石。

    绝大多数人,只能是炮灰。叫上你来的唯一目的,就是展现下少数人还是走了个流程的,没有完完全全欺负你。

    而且,为了成功,往往需要不择手段,成功和良心基本还是矛盾的。

    如果上进心就是指代的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还是多想想自己几斤几两吧。

    现在的人还在科幻里面畅想未来的机器人,让机器人来帮你挣钱,帮你搞定脏活累活,而且还没有自己的想法,不会添乱。

    但是据我观察,很多人的日子其实跟这种机器人比也差不多嘛。

    他们就为了一点(真的就是一点)钱出卖自己的生命和时间。为了挣钱(或者钱财权势),自己的空闲,家人的空闲,自己的爱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自己的感情,乃至良心,所有一切都是可以放弃的。哪怕,最后大家都在这么内卷,相对排名其实没有取得什么进步。

    把自己的人生耗费在一件几乎注定失败的事情上,然后每日殚精竭虑,一日不得安稳,还要破坏人的良心,那么这种成功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就算你做到了这些,你就一定能成功吗?

    这种上进心,真的有价值吗?

     

    千古未变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封侯成功的人注定是极少的。对于赞同这种上进心的人到底会有一种怎样的生活,人类的悲欢离合还并没有改变。

     

    精神的世界

    我相信一点,人是有自我意识的。

    人会思考,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人有感情,不应该完全丢弃自己的良心。

    在现实中,成功的人注定是极少数,“上进心”带来的是无尽的放弃和丢弃自我,未来还注定不可能取得多少成就。

    但是,在精神的世界不一样。

    人类是大概唯一已知的具有强烈的内心世界的生物(其他动物的内在世界相对来说都有很大差距)。

    在现实中你无法实现的,在精神上可以实现。

    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知道,恋爱中的人,全身都像是在发热,这种美妙的感觉,是你加班挣到了3倍工资,或是其他升职加薪也无法比拟的。

    就算是你不谈恋爱,那你总应该有点爱好吧?

    当你解开了一个难题,新学到了知识,完成了一件作品,或是为人类在知识领域再推进一步,这种巨大的收获感,是用钱也几乎不可能买到的。

    在现实中可以取得的快感,竟然在“精神”上可以直接取得,还不需危害任何人和世界,不需要牺牲自我。在现实中注定只有少数人可以在“上进心”上有所成就,但是在精神的世界,竟然人人都可以“上进”后有所成就。

    人不仅不需要压抑自己人性让自己变成人型自走机器人,还能发展自己的人性,探索自己的人生,完善自己的人生。

    这种上进心,我非常赞同。

     

    我的上进观

    现实世界,注定大多数人都是常人。过于注重这种上进心,只会导致自己失去人性,最后还无法取得多少成就。与其说是人的一生,还不如说是人型仿生智能机器人的一生。

    精神世界,拥有无限的扩张领域。精神世界的上进心,不会危害人类社会,反而可以造福人类(不管是从情感上还是从知识和经济上)。

    我推崇这种上进心。

    如果没有精神世界上的追求,那么人真的与禽兽无区别了。现实世界可以平凡,但是在精神世界我不能允许平凡。

    最后,引用一段罗素的文字。

    我的人生追求 伯特兰·罗素

    方**译 (感谢贤传、燕思的润色)

    有三种简单然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这些激情象飓风,无处不在、反复无常地吹拂着我,吹过深重的苦海,濒于绝境。

    我寻找爱,首先是因为它使人心醉神迷,这种陶醉是如此的美妙,使我愿意牺牲所有的余生去换取几个小时这样的欣喜。我寻找爱,还因为它解除孤独,在可怕的孤独中,一颗颤抖的灵魂从世界的边缘看到冰冷、无底、死寂的深渊。最后,我寻找爱,还因为在爱的交融中,神秘而又具体而微地,我看到了圣贤和诗人们想象出的天堂的前景。这就是我所寻找的,而且,虽然对人生来说似乎过于美妙,这也是我终于找到了的。

    以同样的激情我探索知识。我希望能够理解人类的心灵。我希望能够知道群星为何闪烁。我试图领悟毕达哥拉斯所景仰的数字力量,它支配着此消彼涨。仅在不大的一定程度上,我达到了此目的。

    爱和知识,只要有可能,通向着天堂。但是怜悯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呼喊的回声回荡在我的内心。忍饥挨饿的孩子,惨遭压迫者摧残的受害者,被儿女们视为可憎的负担的无助的老人,连同这整个充满了孤独、贫穷和痛苦的世界,使人类所应有的生活成为了笑柄。我渴望能够减少邪恶,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在忍受折磨。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它值得一过。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很高兴地再活它一次。(摘自罗素自传的前言)

  • 写小学作文,速成翻译网红

    彭萍教授有一本评价不错的书,有的人还将其内容发布到网上,作为重要经验分享给大家。

    凑巧,我就看到了这段内容。现在我们欣赏下吧。

    本篇文字使用了反复、对仗、排比等手法,在用词方面也比较讲究,反映了中国人的 思维方式。

    翻译时要考虑中英文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文更注重事实,所以有些重复的地方在译文中要简化。

    请看本篇出现的例子。1) 国人钟爱茶,从南到北;国人爱喝茶,从古至今。这句话中“钟爱茶”和“爱喝茶”实质上意思相同,应该简化处理成“中国人爱茶”,“中国人”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所以“从南到北”是可以省译的。这样整句话的翻译就比原文简化了很多,可译为: The Chinese have shown their love for it since the ancient times.请注意,这里使用代词 it,是因前面一句翻译时已经出现了 tea 这个词。

    我的想法:可以,这很意译。非常有现在的翻译网红的气质。

    如果你认为上面的内容还不太眼熟,那么我们来看下这篇文章。

    当《琵琶行》被翻译成“现代汉语”

    某年秋天,江州市白副市长跟一帮市局领导和几个地方老板在一个渔庄吃私房菜,刚落座搞完头三杯,白副市长见没安排陪唱,心里很不爽。
    吃完准备下船各自回家了,突然注意到隔壁那家店的美女歌唱得很好听,看样子是专业的,白副市长心血来潮要搞下半场,非要里面唱歌的美女过来陪酒。起初美女不答应,说我是个歌手,又不是陪酒小姐,但领导们不听,非要她来陪,老板不敢得罪领导们,私下里跟她说可以加钱,没办法只能过来了。
    美女过来唱了首歌,展示了一下才艺,领导们很开心,连连叫好。白副市长问美女哪里人啊,家里还有谁啊,怎么在这里上班啊?美女回答说我老家首都的,以前住王府井那块,家里还一个弟弟,13岁学艺术舞蹈学校第一名毕业,还是校花。毕业后签了一家传媒公司准备出道,有过几部作品一开始还不错,后来弟弟打仗没回来,经济不景气传媒公司也倒闭了老板阿姨也死了。自己岁数也大了,干这行年轻人多竞争压力大,过几年自己过气了也没人看了,没人刷大火箭了,找了个做茶叶生意的老板结婚。
    老板上个月去收茶叶现在还没回来,可能是被人抢了要么是跑路了。现在有时做梦都会哭醒,我真是命苦啊,父赌母病弟读书啊balabala……。
    领导们听了大多也哭了,尤其是白副市长哭的最厉害,说美女你这么漂亮又有才华,哪里会过气,以后还有机会。今晚就只要开开心心,接着奏乐接着舞,我们给你刷大火箭!

    出处:https://zhuanlan.zhihu.com/p/667847856?utm_psn=1710604571473440768

    看看这文章,我就问你这个翻译好不好吧。

    “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地道中文”,“通顺无比”,“本地化”。

    现在翻译网红推崇的这些概念,“文言文-通俗现代中文”的琵琶行翻译全部都实现了,你还认为这样的翻译不好吗?

    现代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读翻译书,往往是因为英语能力还达不到阅读外语原文,所以需要依赖翻译本,也就依赖于翻译人员。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经典的问题。

    原作往往都是知名人士或者专业人士,译者往往是英专(或其他)出生的纯文科生。前者是大佬,后者往往是无名之辈,可以说是毫无建树——不仅是成就上,就连日常的气质都非常不同。

    就这,译者往往没有丝毫敬畏之心,非要用自己那小学生一般的理解力擅自改动原文的形式,结构和意思,还说自己可是“高大上的意译”。正所谓“我来我也行”,个个都以为自己是原作者的导师,想改就改。

    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文章以及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相比,有的时候甚至还远远更加重要。

    我这里说的两个例子,原文的意思其实说白了都是非常简单的 。不管是彭萍教授说的例子,还是琵琶行,就只从意义上来说,意思都非常简单。

    关键的看点,其实就在他们的表现形式和能力上。

    而两个翻译,一个是一本正经自以为高明,一个是开玩笑,将原来的文章进行“意译”,让文章完全成为一篇小学生作文。

    这种翻译谁不能写?哪怕是小学文化刚毕业,都可以“30天出道英汉翻译”,而且那么一套“意译”听起来很能糊弄外行人,的确特别适合网红翻译。

    我们可以再来看一个翻译。

    了不起的盖茨比原文: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 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in my mind ever since.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he told me,“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张爱平翻译:

    早先我年少气盛却脆弱无助的时候,父亲曾经给了我一句至今萦绕我脑际的忠告。 “每当你想指责别人时,”他对我说,“记住,这世上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样养尊处优。”

    对比一个方译:
    在我较为年轻,更易受人影响的年月,我父亲给了我一点忠告,到现在我还常常想起。
    “每当你想要批评谁的时候,”他告诉我,“就记住,世上并非人人都有你有的那些优势。”

    张爱平的翻译,除开故意展现“通顺”,“地道”,“习惯表达“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处处体现译者的理解能力恐怕真的和小学生差不多。

    你是喜欢看形式和内容都与原文高度一致的原滋原味的翻译本,还是喜欢看各种“意译大师“给你的“地道”翻译本?

    我不知道你会怎么选,至少我知道我会怎么选。

  • 王垠大概已经是妄想症了

    第一次知道王垠,还是在大学时代。

    那时候研究电子词典,还看过王垠校友胡正的博客,自然也会知道王垠的事迹。比较印象深刻的文章,还是“与博士学位说永别”,和一篇关于在美国生活艰难向大家求助的文章。

    最近几年,其实我还是偶尔想起来了看看王垠的文章的。但是看了他写的 WordPress 和 substack 文章后,我只能说这些内容都过于眼熟。

    我在微信读书上认识了一个精神分裂患者,他这人平时看起来竟然还聪明的,但是天天都会宣讲他那一套“Matrix 控制世界,在世界做表演”等等阴谋论。

    当然阴谋论是显然不只关于 matrix 的,还有很多其他内容。比如不相信科学理念,相信一切(或者很多)都是骗人的,全世界都处于阴影当中。

    然后…我看了下王垠现在写的内容,可说是和这位精分老哥的内容相去不远。王垠现在也天天相信 matrix,也相信各种科学界公认的事情是假的,比如 HIV 是假的,新冠是假的,疫苗是假的…等等很多内容。

    我随机将王垠的某篇此类文章输入 GPT4(Bing),让 GPT4 来判断写这篇文字的人有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呢。

    GPT4 的答案,就是“妄想症”。

    下图为2023年3月16日我询问Bing的记录。

     

    妄想症这个病比较奇怪,其实在很多时候他们的认知能力是相当在线的,但是就死活都会相信很多奇怪事情,确实非常符合王垠特征。

    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一定是真相。我只是说这种可能性很大,顺路发表下感想。

    王垠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并不快乐。我也差不多。我认为王垠应该尽快就医。

    如果有王垠的朋友看到了这篇文章,我认为你们有义务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