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aYa

  • 好教程的反例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国内写教程的绝大多数活跃用户都写的是些接近垃圾的东西,说好听点叫做无心之过,说难听点居心不良——他们就是在享受小白用户跪拜。

    我尝试列举下他们的教程的缺点,算是给自己敲下警钟。


    1 概念不清

    通常这些教程,乃至一个知名论坛对某些特定主题(例如wii硬件破解)的置顶新手须知,都缺乏对基本概念的解释。一来就是大堆的教程,简直让人怀疑他们都是从天外飞来的高人,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对什么谈笑风生。阅读这些教程的人,不仅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还很可能误解些什么,胆小的都不敢下手了,浪费很多时间的同时更败坏心情。

    我们就是缺乏给出一个小册子的精神的样子。

    2 逻辑混乱

    一篇教程通常来说都有一个总体的逻辑的,整个教程都是总体逻辑的展开。它不仅能让人知道这是什么,还能知道为何如此,为何不如此,一步步的让人达成最终的目标。把基本的分析一番并不是要多详细的事情,但是据我的经验来看,那样的效果却好得出奇,我真的知道了我在干什么。

    坏的教程却是相反,更干脆的还有教程A让人先读B,B要先读C,C要先读A。

    3 详细程度乱套

    我们弄有的东西是需要知晓很多具体的细节的,这时候的教程有总体的逻辑有详细的分析说明就比较好。坏的的教程就颠倒过来,需要理解的,他就仅仅告诉你怎样做而不说原由,不需要理解的,却给读者扯一大通,看得我都没话讲了。

    4 条目混乱

    这个东西的名字我并没有想好。我是想表达几种这样的情景:

    一个教程所针对的对象,他有很多不同层面的东西,这些应当是至少有分开介绍的。比如说破解wii后的套路,至少也应该分开来,说明清楚吧。结果坏的教程,不同流派的方法全部混合到一起,根本不知道现在到底干了什么了。

    另外一种是,明明只需要一个最好的就能说清楚的,他们却推荐些一知半解的,互相有冲突的 ,有区别的,莫名其妙的东西给用户读,结果是大家看得云里雾里。这点例如国内的远景黑苹果论坛。

    还有一种,重复的。这有的是指一个东西明明一次就够了,他们却反复给出来浪费时间却不能弄出真正核心的东西(虽然重复也是掌握核心的一个方法,但我不是指的此类)。另外一点其实是指的不少软件的说明书,你甚至能发现其中的手册介绍的东西竟然是重复的,但是你不知道其中的区别和用意,得到的是困惑。

    5 不会告诉你从哪里来

    我们很多的东西实际上并非这位写教程的实现的,但是他引用了非常多的内容,却不告诉你自己应当如何查找他们。结果,以后的人可能就成了亦步亦趋,不知举一反三的人,莫非那帮人就是这样给读者定位的?

    6 不会告诉你哪里更好

    如同商家不会告诉你他主推的商品谁买谁傻逼,论坛高人们通常也不会告诉你另外的论坛远远比这里好。

    7 享乐倾向

    这帮人手握核心却绝不将核心示人以后往往能得到两个奖励:别人对他的无比膜拜,他对别人的随意谩骂。

    这帮人动不动就告诉别人“先读菜鸟帖”“自己去看XX”,实际上看了这些也是个笑话,真正的核心却不在那些内容中。有的人就特别喜欢如此,对他人不友善,追着不能明白核心的人咬,动不动就要上升到侮辱对方人格的地步。

    我想这两种奖励就如同吸毒吧,他们离不开它们。


    结局

    观摩的人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简单明确易用安全可靠都只是个笑话,只是传说中才会有的东西。

    如果同一个主题同时有外国(英文区)和港台讨论区并且都有一些人气,通常它们就是要比中国这边的讨论区质量更高,希望将来能更好吧。

    一篇好的教程,应该能具备以上坏处的反面,不过我的经验是,同时拥有多数错误比同时拥有多数优点容易多了。

     

     

  • 没人喜欢被“批判”

    没有人喜欢被批判,没有几个人喜欢批判性思维。

    被问起夸奖可能还有点喜欢,若是问起讨厌的事情来,也就有了现在更流行的“关你屁事”来。

    这只是我的生活观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 不再使用Foxmail回复邮件

    我之前就我发现使用的Google Apps IMAP发信不会在邮件原文中加入我的主机IP,没想到的是Foxmail这傻叉更进一步,干脆连网页发信用户的IP也直接附在了原文里。

    不信的话去翻翻邮箱收件箱吧,换句话说,想知道别人的IP,直接给他的QQ邮箱发封邮件引导他(胁迫?同情?)回复就成了,一般人根本对Foxmail(腾讯QQ邮箱)如此傻叉的设计毫无戒心

    要不是突然一时兴起看看邮件原文,根本意识不到竟然有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

  • 态度决定分数?

    态度决定分数这东西大家一定不陌生,最近我却是想到了这里的一些扯淡的事情。

    首先呢,要说它好呢,也确实能找到点理由,就当是用天道酬勤来安慰用这理由的人吧…

    另外一方面,透露的是掌握评分能力的人,看中的是态度,或者说,非常看中态度,这也就是我们之前看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总是能得手的原因?

    它鼓励的是什么呢,鼓励的是讨好,鼓励的是态度…要我们这些很懒的人,认为他们是扯淡,才懒得去讨好呢,早就跑一边去玩了,天生却又缺乏一副看起来就能讨众人喜欢的卖萌心,这就成了他们的打击对象。

    说起来我有这么一位女同学,在高中的时候她就非常受人喜欢,老师们都说不想上课了就看看她,到工作了,也干脆拿了个”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MVP,要让我相信这里没“态度”的关系,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回想下讲GTD的比较源头的书,我没有想到任何能真解决“拖延症”的东西,怪事就在于某些GTD软件可是号称完全遵从这(几)本书设计,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GTD——Getting things down。

    刚刚突发奇想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回头看了下我几年前在豆瓣写的书评,我真是震惊了,竟然和现在的想法差不了多远…

    好吧,我来说说感想,到底问题何在。首先这本书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言下之意,你看了这本书没得到这些习惯可不能怪我,毕竟你不是高效能人士。

    看见了吗?就是这样的流氓逻辑,却在暗示你,看了这本书你就能成为高效能人士,只要你能有这些习惯….如此颠倒因果,结果呢,只是摸到成为高效能人士核心问题的一点小问题,锦上添花还行,雪中送炭就免了。

     

    想做事?要目标?目标是什么?我怎么知道有目标?

    要做事?干扰很大啊,到处有帮倒忙,怎么办?你知道有在帮倒忙吗?你有精力做事情吗?

    有目标了?开干?算了吧,总是有意无意的避开它,不信看看经典书籍能不能在两年以内被看完吧,寒假带教科书回去有没有意义。退一步说,好像大家真的有很多人能选定好目标一样。

    主动选择?主动选择谁不知道,问题是谁都知道,没什么他们希望的发生。

    时间四象限?重要却不急切的?哦。。有一点意思,但是能让人开始做事吗?还有些休闲娱乐散步,看来不重要也不紧急,莫非打算抛弃掉?

    拖延症?这就对了,大家一起拖延症。

    安排时间的技巧?嗯,首先你要是能让我搞定想做事这件事情的话….

    收集,执行,回顾?最后变成了收集无数,执行没有,不忍回顾…

     

    不过这本书可是经典的GTD书籍,GTD啊,Getting Things Down,到头来很多GTD软件可就是号称根据经典GTD书籍设计(我记得Doit.Im曾经就如此说),号称能让人Getting Things Down,你却能发现它们都有同样的错误,根本达不到雪中送炭来,最后收获的是无数过期事件。不过我觉得GTD软件拿来做笔记还行,可惜他们不同意,所以这条路也不算好。

    最后,我觉得GTD软件们,论起对事件的安排还不如苹果自带日历和纸笔组合(哪怕是比较便利的虚拟纸笔)呢,不仅免费没有什么高级账户的说法与限制,好歹他们没吹自己能Getting Things Down,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过期算了,大家也不互相打扰,吹什么GTD,搞得自己就跟筑基丹一样。

    也对啊,日程安排就日程安排,记录就记录,草稿就草稿——看来我更需要的反而是良好且实用的组织手段。

     

    差点忘记了,我怀疑器材党与热爱GTD软件,认为他们是突破性东西的人是同类人。

  • 我也来推荐Alfred WorkFlow

    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大家都相当喜欢推荐这东西,那么我也来。。

    不过与他们不同,我用了一圈发现好像那些WorkFlow都并没有太多卵用,仅有一个是我反复使用的。

    它就是,Luciar写的自动获取字幕,到这里看看吧,导入Alfred就行了,不过我有更改其中的快捷键,整个WorkFlow不需要其他附带东西。

    射手网虽然死了,射手的字幕却并没有死。

  • 世间并不安稳

    之前看了“疯狂动物城”,发现动物城中往日存在生死之争的动物们竟然“和平相处”了,这大概相当于弱化版为宇宙带来和平。

    能搞定内在冲突,能搞定内在合作,能找到一条新的出路,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真那么简单的话,国家间也就不再有那么多纷争夫妻间也该合助互进,朋友间不再是存在欺诈和可以结交,王垠不会感慨同学间的三国演义地板上的人不再感慨自己的思路被人偷窃据为己有推销员不会再干坑蒙拐骗赖资本家不再假装自己利益与员工相同地主奴隶主不再惦记奴役他人公司也是真心为员工考虑不再具有“进取”心韩春雨不会造假医生不再想坑病人医生不再鼓吹自己和民营资本知识分子不再想自己高高在上

    当然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包括“疯狂动物城”也仅仅是假装和谐(我之前并没有看过这影评),不仅内部纷争不断还不提其它动物们如何生存,即便是当年的世外桃源,都还不足外人道也,大概是知道自己实际不堪一击,这还没说内部问题呢。

    只是有的人自以为学了点皮毛就能搞定这样的经典问题,就能得到美丽新世界,更有甚者指望鼓动他人去死,去毁掉一切,让我怎么不愤慨他们。

  • 上网看网页怕的几件奇事

    首先一种,就是我们的多图杀猫帖子,本来对其中的文字看得好好的,然后网页突然跳了一下,正在读的文字找不到了,于是调整下进度,再看了两个字,它又跳了….

    其次一种,是那些具有灵异特性的网页。这样的网页非常牛逼,以至于最近几天我发现苹果APP Store也会如此,它们的表现是这样的——首先点击打开,能发现网页里面有了很多的预期内容,正刚刚看了几个字的时候,突然网页白屏——你无法打开网页了。

    还有一个,突然间的意外关闭——包括浏览器整体被关闭。我们的浏览器历史记录很神奇的,历史记录竟然不是按照人类关闭它们的顺序排序,结果自己辛辛苦苦保留许久的待读目标全去见了阎王也并非怪事。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浏览器会提示恢复意外关闭的网页啊?从我经验来看,Safari和Firefox做得尚可,Chrome的恢复机制并不靠谱,坑爹程度与Sublime Text的自动保存有一拼。

    特有项目,内存耗尽。在Edge,Safari等浏览器看来,内存算不上太大的瓶颈,但,对现在的Chrome不是!以往我经常有同时开启60个乃至更多网页的经历,当时内存也仅仅4G,现在内存十多G了,想达到当年的成就对Chrome来说有点不可思议,虚拟内存耗尽都有可能。

    特有项目,重启无法恢复场景。之所以说特有,是因为我真的不知道除开Chrome还有谁能掉Cookie如此严重,重启一下就能找不到机会恢复上次打开的所有内容(没有黄色恢复按钮,没有最近关闭的几十个标签页),它还不像Safari,Safari如果丢失了已经打开的网页,尚且可以用“从新打开上次连线时段打开的所有窗口”起死回生。

  • 邮件通知还是要自配SMTP

    之前一直是用的主机自带的邮件发送,最近竟然出问题了。

    说到底这也是早晚的事情,使用主机提供的代发邮件不仅名义上看起来碍眼——经常给你加个额外提示,还非常容易进入垃圾箱等待人工审核,至于干脆被牵连最后Gmail直接K掉它也是早晚的事情。

    现在我终于用我的Google Apps新开了一个WordPress专用账户,再开启IMAP来发送邮件,这下该好了吧?根本不再假手他人代发,也彻底摆脱了对主机邮件代发的依赖。

    让主机来代发域名邮件,加上我们的虚拟主机就连最基本的SPF,继而高级点的DKIM都没有(也没有介绍)的,被接收方认为是潜在的垃圾邮件也正常,如果该主机再被人用得比较多的话….

    Google Apps我也有好多年没用了,还是用了这里提供的方法找回了超级管理员用户名,重设了密码,这办法挺麻烦的其实,好处是比较直观,人马上就能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这样干确实是可行。

    做个记录吧。简单来说就是访问

    https://www.google.com/a/cpanel/your_domain.com/VerifyAdminAccountPasswordReset

    把里面的your_domain.com换成自己的,验证所有权然后填写一些模糊的超级管理员资料,顺利的话填写好马上就能被通过。

    网络上免费的企业域名邮箱服务国内外依然不少,如有需要可以看下这篇,基本能找到合适的了。

  • 在路由上弄好网络还真挺好

    我不同的设备,未必每个设备都有办法代理所有程序,这时候在路由上处理那真是方便极了,几乎是属于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