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有疑惑,那个Usage statistics统计中的时间到底是指的什么时候。
最近通过自己的用量对比发现就是指的北京时间,可能与我填写的用户地址就是中国地址有关,而此时VPS系统中的时间,依然是EDT时间(通过date命令查看)。
我再试过把VPS中的时间也改到北京时间,确认这个变数毫无影响。
以前一直有疑惑,那个Usage statistics统计中的时间到底是指的什么时候。
最近通过自己的用量对比发现就是指的北京时间,可能与我填写的用户地址就是中国地址有关,而此时VPS系统中的时间,依然是EDT时间(通过date命令查看)。
我再试过把VPS中的时间也改到北京时间,确认这个变数毫无影响。
看到大家都开始用Google AMP了,再不用真就不是人了…
不过我开启之后发现得到的只是一个白屏,用浏览器的开发者工具检查了下原来是返回的500状态码,那么搜索一下就是。
https://wordpress.org/support/topic/amp-php7-error-500/
https://wordpress.org/support/topic/when-adding-amp-getting-http-error-500-on-amp-urls/
结论就是缺乏PHP XML模块,安装上就可以啦。VPS的话自然是自己搞,虚拟主机用户给商家发个工单几分钟就能搞定。
嗯…其实我是看到中文圈没人说这件事提醒下。
博客很久以来都是用的默认主题,没办法,想找个合适的主题太难了,干脆破罐子破摔…但是今天我发现其实在安装主题里面选“新”主题,还是能发现些看来还不错的,所以干脆换着玩吧。
这些免费主题一般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来搞得用户想买专业版,那么我就没事多换几个,一面来说总能最后遇到合适的免费主题,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如果当前的主题有不合适的地方,没事换换也免得我自己看得审美疲劳。
当然了,注意修改下代理方式,检测下国内环境下的访问速度,一般需要注意下引用的谷歌字体。
而且不只是主题,我最近觉得我用的主机也是问题多多,麻烦不少(比如自动更新经常失败,速度下降明显,证书自动续期失效),以后也换到VPS去吧,反正大家终究会走向这步,谁让VPS的价格比较低又可玩性比虚拟主机高非常多呢。
我观察到的另外一个趋势就是,个人博客要么走向死亡,要么走向简洁,低成本,快速,低负担。
不说现在很多人都换成了静态博客,光是就仅仅写博客这件事情看,内容形式也会越来越简单,能纯文字,那就纯文字,没想到最后大家最喜欢的还是TXT,只保留最根本最必需的那些东西。
本来我买的服务是每年100G,后来换到了每月20G的都觉得美滋滋,万万没想到我最近配置了下搬瓦工,每月300G,这下才体会到尽情看视频的乐趣了。
怎么我以前就没觉得?大概是被限制到了还完全没有知觉吧。YouTube的首页是自己订阅的内容,每次登录都能发现喜欢的新东西,说起来,这是我第一个每天都要看一会儿的视频网站,国内优酷之类的从来没给我这种感受。
另外说一句,传家宝级别的搬瓦工,不仅超级稳定还低价,看YouTube速度更在4000-7000Kbps之间,1080P时候时候一般在7000-10000Kbps,偶尔还能突破20000Kbps,下载国外网站文件是直接跑满20M宽带,这些综合起来是强得没话讲了,如果我以后再换宽带到移动的话…..
游戏代码:SMNW01
网上流传的WiiRD数据库的或是其他人写的一般都缺少两位蘑菇的生命金手指,仅仅只有马里奥和路易的。
这样的话,如果是多人游玩麻烦就大了,对于不熟悉的人却只有5条命,这不是让人干着急吗。。金手指非常有必要。
后来我上网看了下日版代码的规律,推算了下台版的,测试之后果然可以,你需要的话就添加以下金手指。我是在ZiT的基础上改的,就继续使用的他的名义。
$Lives 90[ZiT]
0435FF90 0000005A
0435FF94 0000005A
0435FF98 0000005A
0435FF9C 0000005A
一般我是这样用的:首先开启金手指,进入游戏,选择需要的游戏人数然后存档退出,关闭金手指,重新进入游戏。
我们上网稍微有两天的估计都看过搜索引擎上比较通用的site语法的说明,而且有的教程还特别强调这里要直接接域名,例如:
site:google.com 被认为是对的
site:https://www.google.com 被认为是错的,特别强调的错。
结果呢?这样的错误认知给我带来无数麻烦,每次想手动用site都要费心删除前面的协议那部分,但是实际上,带上也几乎无所谓。这两者的语义不同,但都是对的。
我需要用到的99.9999%的情况都只需要直接把总体的网址复制进去,最多修饰下后面而不需要修饰前面。
注:我使用的是Google搜索引擎。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国内写教程的绝大多数活跃用户都写的是些接近垃圾的东西,说好听点叫做无心之过,说难听点居心不良——他们就是在享受小白用户跪拜。
我尝试列举下他们的教程的缺点,算是给自己敲下警钟。
通常这些教程,乃至一个知名论坛对某些特定主题(例如wii硬件破解)的置顶新手须知,都缺乏对基本概念的解释。一来就是大堆的教程,简直让人怀疑他们都是从天外飞来的高人,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对什么谈笑风生。阅读这些教程的人,不仅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还很可能误解些什么,胆小的都不敢下手了,浪费很多时间的同时更败坏心情。
我们就是缺乏给出一个小册子的精神的样子。
一篇教程通常来说都有一个总体的逻辑的,整个教程都是总体逻辑的展开。它不仅能让人知道这是什么,还能知道为何如此,为何不如此,一步步的让人达成最终的目标。把基本的分析一番并不是要多详细的事情,但是据我的经验来看,那样的效果却好得出奇,我真的知道了我在干什么。
坏的教程却是相反,更干脆的还有教程A让人先读B,B要先读C,C要先读A。
我们弄有的东西是需要知晓很多具体的细节的,这时候的教程有总体的逻辑有详细的分析说明就比较好。坏的的教程就颠倒过来,需要理解的,他就仅仅告诉你怎样做而不说原由,不需要理解的,却给读者扯一大通,看得我都没话讲了。
这个东西的名字我并没有想好。我是想表达几种这样的情景:
一个教程所针对的对象,他有很多不同层面的东西,这些应当是至少有分开介绍的。比如说破解wii后的套路,至少也应该分开来,说明清楚吧。结果坏的教程,不同流派的方法全部混合到一起,根本不知道现在到底干了什么了。
另外一种是,明明只需要一个最好的就能说清楚的,他们却推荐些一知半解的,互相有冲突的 ,有区别的,莫名其妙的东西给用户读,结果是大家看得云里雾里。这点例如国内的远景黑苹果论坛。
还有一种,重复的。这有的是指一个东西明明一次就够了,他们却反复给出来浪费时间却不能弄出真正核心的东西(虽然重复也是掌握核心的一个方法,但我不是指的此类)。另外一点其实是指的不少软件的说明书,你甚至能发现其中的手册介绍的东西竟然是重复的,但是你不知道其中的区别和用意,得到的是困惑。
我们很多的东西实际上并非这位写教程的实现的,但是他引用了非常多的内容,却不告诉你自己应当如何查找他们。结果,以后的人可能就成了亦步亦趋,不知举一反三的人,莫非那帮人就是这样给读者定位的?
如同商家不会告诉你他主推的商品谁买谁傻逼,论坛高人们通常也不会告诉你另外的论坛远远比这里好。
这帮人手握核心却绝不将核心示人以后往往能得到两个奖励:别人对他的无比膜拜,他对别人的随意谩骂。
这帮人动不动就告诉别人“先读菜鸟帖”“自己去看XX”,实际上看了这些也是个笑话,真正的核心却不在那些内容中。有的人就特别喜欢如此,对他人不友善,追着不能明白核心的人咬,动不动就要上升到侮辱对方人格的地步。
我想这两种奖励就如同吸毒吧,他们离不开它们。
观摩的人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简单明确易用安全可靠都只是个笑话,只是传说中才会有的东西。
如果同一个主题同时有外国(英文区)和港台讨论区并且都有一些人气,通常它们就是要比中国这边的讨论区质量更高,希望将来能更好吧。
一篇好的教程,应该能具备以上坏处的反面,不过我的经验是,同时拥有多数错误比同时拥有多数优点容易多了。
没有人喜欢被批判,没有几个人喜欢批判性思维。
被问起夸奖可能还有点喜欢,若是问起讨厌的事情来,也就有了现在更流行的“关你屁事”来。
这只是我的生活观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我之前就我发现使用的Google Apps IMAP发信不会在邮件原文中加入我的主机IP,没想到的是Foxmail这傻叉更进一步,干脆连网页发信用户的IP也直接附在了原文里。
不信的话去翻翻邮箱收件箱吧,换句话说,想知道别人的IP,直接给他的QQ邮箱发封邮件引导他(胁迫?同情?)回复就成了,一般人根本对Foxmail(腾讯QQ邮箱)如此傻叉的设计毫无戒心。
要不是突然一时兴起看看邮件原文,根本意识不到竟然有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
态度决定分数这东西大家一定不陌生,最近我却是想到了这里的一些扯淡的事情。
首先呢,要说它好呢,也确实能找到点理由,就当是用天道酬勤来安慰用这理由的人吧…
另外一方面,透露的是掌握评分能力的人,看中的是态度,或者说,非常看中态度,这也就是我们之前看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总是能得手的原因?
它鼓励的是什么呢,鼓励的是讨好,鼓励的是态度…要我们这些很懒的人,认为他们是扯淡,才懒得去讨好呢,早就跑一边去玩了,天生却又缺乏一副看起来就能讨众人喜欢的卖萌心,这就成了他们的打击对象。
说起来我有这么一位女同学,在高中的时候她就非常受人喜欢,老师们都说不想上课了就看看她,到工作了,也干脆拿了个”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MVP,要让我相信这里没“态度”的关系,那是基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