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2023末尾 或者2024年初,我曾经在已经找不到的两帖子(就是找笔友的那种)下方,留言过同找笔友。
当时,一个是帖主联系了我,然后在2024年初,我发出最后一封回信之后对方消失。
另外是在2024靠近年中某个时间,同样是有人顺这记录找到过我,同样是发电邮,不过同样,是在2024年末尾最后一次通信之后消失。
和以上的两位通信完全就是笔友的范畴,消息的突然中断真跟我没啥关系。
这不得不说,让外国友人惊诧的中国网络三大发现(2025年版):
为什么小红书上的人都这么mean?
为什么小红书上认识的人,都是过了一两天就再也不理他/她了?
为什么中国人看来都这么有钱,到底谁才是发展中国家?
笔友看来也是其中第二条的宿命,不过笔友还能坚持一两个月,已经比“一两天”强了很多。
至少时间更长,还有互动,而不是单方面等待谁发起对话,然后另外一方再延迟之后择机批阅式回复。
这到底是注定的过程,所以不要浪费时间继续,因为它已经是已知的,注定的终点。
还是说,这仅是路途中的一环小失败,未来还会有新的转机?
在我上学的时候,初中学校有很多人都在收信件,高中的时候,阅读课成了部分人专门收信的机会。我其实挺奇怪的,他们到底哪里认识的人。
再后来进入即时通信和电邮时代,所以我确实是没体验过接收和发送手写信到底啥感觉。
考虑到现在我都很少写字了,以前也是电邮交笔友,而且我有点不信邪,我宁愿相信之前的经历只是未来的一个涟漪,而并非这个事项的终点。所以现在还有人玩笔友吗?
这次我不再搞电邮了,只考虑实体信件,改成手写版。至少,手写还有机会偶尔写写字,实体的投入成本再次增加了,对双方而言都是。
所以现在还能找到笔友吗?说下我的条件:
不考虑三无小号。
不考虑自恋的。
不考虑最远发帖时间低于半年的。
提前看下主页,如果预感和我聊不来就不用找了。实体信件人力成本确实大多了,如果注定聊不来何必再未来断联呢。
信件频率自定,不低于一个月一次。
发信之后在网络上说一声,避免丢失。听说现在平信也是有编号的,其实不太担心弄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