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其他类

  • 沙耶之歌:强烈的感情的注定无结果

    最近心情有点起伏,于是在搜索了电影游戏之后,我决定玩玩游戏。

    这次选定的是“沙耶之歌”这款我早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没触碰的游戏。

    我不想讨论这游戏的部分情节设计上人为制造感强,很多地方过于牵强和刻意的问题。

    沙耶来到人类世界,学习到人类的爱情理论之后,“误以为”繁衍是注定需要爱情的,于是一直违背了她作为创造物的本能,也是最开始和最后的任务——繁衍。

    也是最开始和最后的任务——繁衍。,根本无法产生爱情。结果后来刚好遇到男主,沙耶又以为,只要是可以正常看到她的就可以产生至少还算良好的关系,于是对邻居进行改造,结果却发生了强暴结局。

    游戏到这里,作者故意堵死了沙耶找寻其他个体的爱的可能性。本来,沙耶将永远苦于孤独,永远在对世界的绝望中。

    后来男主和沙耶的双双殒命结局中,沙耶和男主是与对方互相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这个结局中,双方有最强烈的感情,但是并没有导致繁衍,反而导致的是悲剧(毕竟这个结局中,还是有抢救下的可能性的,过早的自裁反而导致悲剧结局)。

    实际上,沙耶的最初观点——需要有爱情才能繁衍,并非对人类社会的真实描述。

    如果她真的看过人类社会的例子,就应该知道一个事实:

    繁衍后代的,通常谈不上爱情。强烈的爱情,通常不产生后代。

    如果你不服,不妨回顾自己的人生。你当初真产生过爱情的,你们有后代可言吗?白月光将永远只留在过往的记忆中。

    你再看看小红书或者现实生活中的相亲生孩子的,他们真的有感情吗?双方只不过是在互相物化对方,在为“晚熟鸟”找一个依靠而已,根本谈不好爱情。

    以上内容有点眼熟,不得不让我想到弗·谢·索洛维约夫在“爱的意义”中的内容。

    为沙耶设计的这项情节,反而指向人类爱情的另外一面(以下几句话为摘录):

    对恋爱者而言,恰恰努力要无条件地将对异性的占有,当成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如同目的本身一样。那一位应该对他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在他看来,某种特殊性、不可替代性、唯一性、独异性是最高的幸福。(性爱使)两性在最高程度上达到恒久联系的融合(像鸟儿一样)和紧张的激情。
    正如我们所见,1.强烈的爱情往往是没有回应的;2.假如有回应的爱产生后代之前,便已走到悲剧的结局;3.幸福的爱情,如果它非常强烈,通常也同样会成为没有后代的爱情。而在那些强烈的爱情异乎寻常地产生了后代的罕见情况下,他们的后代也显得十分平庸。


    分割线

    爱情最初的产生当然是为了后代,但是后来爱情让对方成了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反而阻挡了后代的产生。产生后代的结局在爱情上通常很平庸和普通。

    沙耶和男主的殉情结局,也只应该发生在这里,不然,就应该是“爱人的前提是自爱,所以自己的生命永远比对方重要”,如果相信如此,殉情一说也就绝对不可能发生了。完全是条件比较,连付出都认为是自己吃亏,又怎么可能舍得自己的生命呢?

    这点,也是从来没有过强烈爱情体验的人,所绝对不会理解的。这样的人成为主流,我们就只能看到一个充分自恋的社会,强烈的爱情也就从人类彻底消失了。

  • 千万别升级24H2

    今天是2025-04-19 ,24H2 已经发布半年以上了,该修理的bug应该都修理了吧…?
    才怪。

    最近我就是有了以上猜想,以为bug都修好了,蓝屏也解决了,于是升级了24H2 。升级之前还被V2上的人忽悠,说解决了以前的一周不重启就变卡顿的问题。

    结果我一升级24H2,发现这个版本远远比23H2更加容易out of memory 。

    以前也许是一周不重启电脑,就会变卡顿,内存报错,现在则是两天内就必须重启,不然各种软件,包括edge 浏览器,opencv都会报out of memory 。

    这时候随机开一个网页,都有概率导致整个系统卡死,然后我发现连PDF阅读器都自行崩溃了。

    不仅如此,24H2,还随机的但是持续的出现切换窗口整个屏幕黑屏再亮起。比如我鼠标左键点击potplayer正在播放的视频,屏幕必黑屏然后亮起。然后我鼠标再点击,鼠标会再黑屏,再亮起,根本没办法再用。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WSA窗口上。

    经过搜索,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多显示器用户上。只要切换应用程序窗口,屏幕就整个黑屏。

    这时候我想回退到23H2 ,很可惜,24H2表示它已经自动帮我清理了23H2的Windows.old,来了就别想跑。

    微软现在的软件部门到底在干嘛?24H2 自从发布以来,经常都能在新闻上看到蓝屏,崩溃。这么长时间,就做出来这么个垃圾。

    现在一看,new bing(copilot)之前的负责人也是冤枉。本来老版本的copilot用的人也挺多的 ,不少朋友都在用。很多人也喜欢在小蓝鸟上直接跟这人反馈交流。

    结果微软把原来的负责人开除,这哥们作为微软老员工原地失业另谋高就去了。于是,微软从谷歌挖来的人重做copilot,然后我再也没见过任何一个活人还在用它。

     

  • 王垠大概已经是妄想症了

    第一次知道王垠,还是在大学时代。

    那时候研究电子词典,还看过王垠校友胡正的博客,自然也会知道王垠的事迹。比较印象深刻的文章,还是“与博士学位说永别”,和一篇关于在美国生活艰难向大家求助的文章。

    最近几年,其实我还是偶尔想起来了看看王垠的文章的。但是看了他写的 WordPress 和 substack 文章后,我只能说这些内容都过于眼熟。

    我在微信读书上认识了一个精神分裂患者,他这人平时看起来竟然还聪明的,但是天天都会宣讲他那一套“Matrix 控制世界,在世界做表演”等等阴谋论。

    当然阴谋论是显然不只关于 matrix 的,还有很多其他内容。比如不相信科学理念,相信一切(或者很多)都是骗人的,全世界都处于阴影当中。

    然后…我看了下王垠现在写的内容,可说是和这位精分老哥的内容相去不远。王垠现在也天天相信 matrix,也相信各种科学界公认的事情是假的,比如 HIV 是假的,新冠是假的,疫苗是假的…等等很多内容。

    我随机将王垠的某篇此类文章输入 GPT4(Bing),让 GPT4 来判断写这篇文字的人有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呢。

    GPT4 的答案,就是“妄想症”。

    下图为2023年3月16日我询问Bing的记录。

     

    妄想症这个病比较奇怪,其实在很多时候他们的认知能力是相当在线的,但是就死活都会相信很多奇怪事情,确实非常符合王垠特征。

    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一定是真相。我只是说这种可能性很大,顺路发表下感想。

    王垠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并不快乐。我也差不多。我认为王垠应该尽快就医。

    如果有王垠的朋友看到了这篇文章,我认为你们有义务做点什么。

  • mixed翻译成喜忧参半?

    英语中说某个人的情绪或者状况mixed,只是表示这东西处于多种状态的混合态,并未将其具体量化。而喜忧参半这个说法,是明确量化了喜和忧的比例,同时排除了其他情绪的存在。

    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错误翻译。

     

    之前知乎一个搞英语翻译考证培训的,将mixed翻译成喜忧参半做视频课程。我当时就问这哪个地方说了喜忧参半,对方说“怎么就不是喜忧参半”。我就说你再看看,我怎么没看到任何地方说了是喜忧参半,然后我就被拉黑了。

    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绝对不是只存在于这么个知乎“老师”,而是目前中文翻译界就是这么翻译的。并不是只有一两个人这么想,而是很多很多文章都这么说,且还天经地义的样子。

    国内翻译圈,莫非是哪里有什么深层次的大病?

     

     

     

     

     

     

     

  • 2019年比特币见顶复盘-趋势线与MA120

    我们首先来看下MA120

    我们看下MA120均线,可以发现牛市启动的时候,MA120均线开始被价格穿过,而这时候均线与价格的空间很小。

    伴随价格越来越高,差距空间越来越大,这也正是加速上涨的证据,差距越大,上涨速度越快,距离见顶也就越快。

    大家一定注意,见顶的核心标志就是上涨/下跌速度过快。

    我们可以看到,MA120与价格的差距开始不断扩大,后来却开始缩小,这就是最初开始发现了见顶信号的标志。后来,均线差距越来越小,这更加强说明可能已经见顶而且趋势开始反转。那么后面呢?后来是价格触碰到了均线,宣告很有把握趋势反转确认。

    我们有很多的傻逼分析师,反复说还在MA120之上就是牛市,却没发现反转信号早已经出现。

    从上面的分析,其实还是不能确认到底什么时候是顶部,只能知道趋势反转,那么到底怎么确认顶部呢?

    我认为这样分析也是可以的,看下图:

    上行趋势线角度问题,75度和30度一样不靠谱

    我们的趋势线后来直接打到了75度左右,这个趋势线角度太大了,或者换句话说,这时候的上涨速度太快了。

    如果你知道波浪理论,很容易就能看出来,14K真的很可能就是顶部,特别是我们还有两点可以确认:

    价格到达14K,放出天量,但是价格止步不前。

    14K快速被跌破(没几分钟)

    天量成交,天量换手率但是价格不涨,都是典型的派发筹码,此时不做空,更待何时呢?

     

    另外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日线级别的另外两个M头形态为何不是顶部呢?

    这里有4个理由:

    1 均线距离较远,牛熊判定不明,没有地方确认牛转熊。

    2 趋势线角度不够高,距离见顶一般还差点加速。

    3 fomo情绪没起来,我们还不用怕什么。

    4 没有天量成交和换手。

    注意看,之前的两个M头都没发现天量换手和成交量,所以肯定不是顶部结论确认。请注意,所谓天量换手和成交,一定是远远超过以往,这两个M头的成交量只是和以往的交易量略有区别,远远称不上天量差距

     

  • 工作是否是人类历史的昙花一现?

    最近中国开始流行搞ETC大批量替换了,直接的结果就是当年可能的铁饭碗“收费员”下岗。

    而这种下岗在目前来看是越来越多,已经有点看不到尽头。

    所以简单的结论是:人类工作的机会减少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如此,工作还真就可能属于短暂历史,未来和过去都不曾有?真不知道未来的人还有没有能谈得上“志向”的东西。

  • 中国的医院与CT

    这次我真的被坑惨了。

    中国的医生,纯粹像是瞎子,动不动就让人CT,而且对CT的危害丝毫不以为意,完全辜负患者的信任。

    要知道,患者往往处于焦虑状态中,很容易不假思索就接受CT检查,然而,多数CT都是不必要的。

  • 身体的不健康状态进展

    最近我发现一些严重问题的累计:


    人本能的抗拒别人指出自己的不健康地方?

    对于拖延症患者,哪怕已经反复在头脑中预想过去医院,然后实际上从来不会去,因为睡觉之后好多了

    看病难,看病贵的固有印象

    不健康状态的进展,很可能被人逐渐适应,直到完全受不了

    如果生活压力大,很可能选择发现问题之后隐瞒,而不是立即暴露问题

    有钱就正向循环,没钱就负向循环,难以打破

    直到严重不健康的时候才去医院似乎才是中国的常态,然而实际哪里需要如此呢?保持对渐进的敏感,早点解决问题都好多了。有问题,还是应该立即暴露。多有个能交流隐私的朋友,很多时候都能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我发现国外流行一些家用医疗手册,真的挺不错的。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往往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未来,于是我真无比羡慕未来人的基础设施,真会是极其美好。

  • 不要给中老年人买豆浆机

    豆浆机的原料多数都是坚果,花生,淀粉品类,而这些都特别容易被黄曲霉感染。

    中老年人往往不懂黄曲霉的危险,被说了还要抵赖。

    所以最好的方法,真的就不应该购买。

    而且这里不能委婉,要直接。

  • iOS12 语音备忘录使用警告

    从iOS11继承过来的老语音文件,很可能在iOS12并没有按照设置中的自动备份到iCloud单独备份,而iOS12系统整体的iCloud云备份,也不再包含语音备忘录内容。

    所以你如果是iOS12用户,又从iCloud云备份中恢复系统,那么你的所有语音备忘录文件都会丢失。iTunes系统备份的情况很可能和iOS这里类似。

     

    至少受到影响的版本:iOS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