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学校的时候,通过淘宝双11 和 京东图书买了好多,基本都是2-3折,贵一点我都是不买的。话说图书馆都有书,干嘛还自己买?
一个是当时图书馆图书推荐购买系统,买书需要时间,二个是没办法写写画画,不适合我的习惯。另外我当时推荐图书馆买的一些书,国内好像都已经下架了,万万没想到。
再后来当然就是搬家难题。还好当时我就已经掌握了用邮政普通包裹寄送的小技巧,不算特别贵,但是依然很重,很麻烦。在当时,就已经开始逐步看电子书了。
不过那时候主要是超星系统的扫描电子书,体验相当不好,后来才出现EPUB(当时还是很多民间自制的精校版),然后是出版社级别的原生PDF和EPUB(AWZ3)。
好吧,暴露年龄系列。
电子书阅读,好处是随时可以看,写写画画,二次查找也方便,还可以复制粘贴到笔记本(obsidian)中,还能随时复制出来放AI系统对话和继续了解。
最重要的是成本真低了,也不担心搬家难题了,唯一不好的就是,书籍的“装饰”属性是真没了。
不过,很多时候,如果当事人离开人世了,包括书本在其他人眼里都是废纸。
当事人视若珍宝,如果后人不喜欢书,那就成了废品收购站的货,想想多可惜。电子书的话,一了百了,没这个烦恼了。
反正现在我是用的Calibre作为阅读器,我相信这个软件的寿命能熬死现在小红书上的绝大部分用户。